
道教謂元神、元氣、元精函藏修煉能生真火,謂之三昧真火。《藥王救苦忠孝寶卷·思藐救白蛇》:“ 孫思藐 虔誠參道,每日家收丹煉藥,時時下苦,将五氣一處烤,将六門緊閉牢,三昧火往上燒,煉就了無價之寶。”《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我不免放出三昧真火,燒死你這妖怪。”《封神演義》第八四回:“ 通天教主 看見 準提 ,頓起三昧真火。”
“三昧真火”是一個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及文學想象的概念,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
佛教淵源
“三昧”為梵語“samādhi”(三摩地)的音譯,意為“專注禅定”。佛教認為,通過禅定可生智慧之火,能燒滅無明煩惱,如《大智度論》中“般若如大火聚,燒諸煩惱”。
“真火”則是道教術語,指無形無象的先天能量,與後天凡火不同。
道教内丹學解釋
道教将人體三處關鍵部位與“火”對應:
神話與小說
在《西遊記》《四遊記》等作品中,“三昧真火”被具象化為神通法術,如紅孩兒噴火、孫思邈煉丹等情節。
成語引申義
借指極度激烈的情緒,如憤怒或熱情,如“三昧真火往上燒”形容難以抑制的激動。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典籍或文學案例,可參考《真仙秘傳火候法》《西遊記》等文獻來源。
三昧真火是道教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一種可以燃燒一切物質的神奇火焰。它具有破除萬物外殼的能力,被視為高級煉丹術的重要元素。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三點水,3畫)
昧(日字旁,8畫)
真(言字旁,10畫)
火(火字旁,4畫)
來源:
三昧真火一詞最早出現在道教經典《靈寶真人诰書》中。這本書是道教靈寶派創始人靈寶真人所寫,對道教煉丹術和修煉術有詳細的介紹。
繁體:
三昧真火(繁體中文沒有特定的寫法,仍然保持和簡體中文一樣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三昧真火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修煉者成功引得三昧真火,開始煉制丹藥。
2. 這位道士操控着三昧真火,将敵人困在火海之中。
組詞:
三昧真火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三昧、三昧真訣、真火丹等。
近義詞:
三昧真火的近義詞有靈火、大火、神火。
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字詞可以與三昧真火形成反義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