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國家對黃金實行專賣。 清 魏源 《軍儲篇二》:“ 管仲 、 桑弘羊 、 孔僅 之徒,始言天地之藏,當取以富國,而不可為豪強所擅。然其説不過曰鹽、曰鐵,不聞有榷金之政。”
榷金是中國古代經濟制度中專營金屬礦産及金屬貨币鑄造的官方政策術語,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基本釋義
“榷”字本義為獨木橋,引申為政府壟斷經營。《漢語大詞典》定義“榷金”為“官府對金屬開采、冶煉及錢币鑄造實行專營管制的制度”(來源:《漢語大詞典》第6卷)。該制度涵蓋金、銀、銅、鐵等金屬資源,旨在通過國家控制保障財政收入與貨币穩定。
曆史沿革
漢代始行“鹽鐵官營”,将鐵器納入榷金範疇。唐代推行“榷銅法”,禁止民間私采銅礦,規定“天下銅山皆歸官采”(來源:《新唐書·食貨志》)。宋代進一步細化,設立“鑄錢監”專司銅錢鑄造。明代則通過“銀課”制度對銀礦開采征稅并限制流通。
制度特點
據《中國曆史大辭典》記載,榷金包含三項核心措施:①官府壟斷礦産勘探與開采權;②設立官辦作坊統一冶煉鑄造;③嚴懲私鑄錢币行為,如漢代規定“盜鑄金錢者死罪”(來源:《中國曆史大辭典·經濟史卷》)。該制度雖強化了中央財政,但也因壓制民營手工業引發多次經濟争議。
根據多個權威來源的解讀,“榷金”一詞有兩層含義:
一、作為成語的釋義
二、作為曆史政策術語的釋義
補充說明
拜惠豹直北津變俗易教邠風冰團博練躔度俦人磁性材料鼎閥鼎銘鬥牙拌齒防止風煙高粱帽子割塞公共關系學鼓吹詞黑鲩加非堅瓠見仗剪綴憍慢蕉農節鼓介之推愒息科賣轲親空宗髡截離經斷句淩波仙子淼渺滅迹命籙缪篆潘郎平分批郤導窾覃均取辦卻來入幕之賓上果身架神筭十足水兵水晶猴子水母松蕈碎月頭頭退食委虵宛惱消路斜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