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賓籍的意思、賓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賓籍的解釋

舊時官長的幕僚名冊。 唐 劉禹錫 《送周魯儒赴舉》詩序:“﹝ 周生 ﹞由是始列於賓籍,臨觴而司斟,觀博而竄言,有日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賓籍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賓"與"籍"兩個語素構成。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其本義指賓客的名冊,引申為記錄賓客信息的官方文書。該詞最早見于《周禮·秋官》"司儀掌賓籍"的記載,指古代負責接待賓客的官吏所持的賓客登記冊。

從構詞法分析:"賓"(《說文解字》釋為"所敬也")表示賓客主體,"籍"(《玉篇》釋為"簿書也")指登記冊簿,二者組合形成偏正結構名詞。明代張自烈《正字通》中将其解釋為"賓客錄記之簿",強調其作為身份憑證的功能屬性。

在古代禮制中,賓籍具有行政效力。《禮記·曲禮》鄭玄注提到"賓至必書其名于籍",說明其作為出入關隘、參與典禮的通行憑證作用。宋元時期地方志中常見"賓籍"與"戶籍"并稱,特指記錄外來商旅的專門檔案。

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主要見于研究古代典章制度的學術著作。當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單獨收錄該詞條,但在"賓"字條目下有"賓至如歸"等成語的延伸用法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賓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詳細解釋

  1. 詞源與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劉禹錫的《送周魯儒赴舉》詩序:“﹝周生﹞由是始列于賓籍,臨觞而司斟,觀博而竄言,有日矣。”。此處“賓籍”指周魯儒被正式納入幕僚名冊,負責宴會斟酒、參與讨論等事務。

  2. 用法特點

    • 多用于古代官場語境,與現代“幕僚名單”“賓客登記冊”等概念類似。
    • 由“賓”(賓客)和“籍”(名冊)組合而成,強調對輔助人員的正式記錄。

“賓籍”一詞具有曆史專屬性,現代使用較少,主要用于研究古代職官制度或文學作品分析。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避重就輕不相幹撤嘴充益春潮出塞貂不足東道之誼洞蜒恩愛夫妻赴調溝貫故語酣然寒暑針黃菜皇族穢臭甲闆急案降香堿金屬解當鋪經筵計聽昆圃闌尾樂節兩碼事斂衆臨安青離群缪力同心羅立寐魚渺無音訊女大十八變排沙見金譜牒凄風冷雨輕裘緩辔親羁秦人策栖影日課如今三過散賤僧社山菌子誓清施展衰瘵束儀天姬委運芴芒巫觋宵牀寫字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