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慢,亵渎。洩,通“ 媟 ”。 漢 蔡邕 《明堂月令論》:“所以示承祖孝祖明,明不敢洩瀆之義。”
“洩渎”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與釋義
讀音為xiè dú,意為輕慢、亵渎。其中“洩”是通假字,通“媟”(xiè),表示不恭敬或輕佻的态度。
出處與例證
最早見于漢代蔡邕的《明堂月令論》:“所以示承祖孝祖明,明不敢洩瀆之義。”。此句通過“洩渎”強調對祖先禮法的敬畏,避免輕慢。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用于書面或學術讨論,描述對神聖、莊嚴事物的不敬行為。例如:“隨意改動傳統儀式可能被視為洩渎。”
注意區分
需與“亵渎”(xiè dú)區分,兩者讀音相同且含義相近,但“洩渎”更強調“輕慢”的主動行為,而“亵渎”側重冒犯、玷污的後果。
若有進一步考據需求,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或蔡邕原文的詳細分析。
洩渎是一個動詞,意思是不敬、亵渎、亵神。
洩渎的部首是水(氵)和點(丶),總共有9個筆畫。
洩渎的詞源不确定,但在古代經典文獻中已有使用。
洩渎在繁體字中寫為「洩瀆」。
在古代,洩渎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洩渎的古代寫法為「澤靡」。
1. 他用不敬的态度洩渎了神靈的尊嚴。 2. 不要輕易洩渎别人的信仰,要保持相互尊重。
1. 洩憤:發洩憤怒。 2. 洩氣:失去信心或勇氣。 3. 渎職:違背工作職責。
亵渎、亵神、不敬、侮辱、藐視。
尊敬、敬重、崇敬、崇拜、敬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