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obstruct]∶拖後腿;從中阻礙
其實沒有人給你拖尾巴
(2) [rounding-off work]∶留下尚待解決之事
要不是拖尾巴,這項工程就該峻工了
(1).方言。猶拖後腿。 王血波 《寶山參軍》:“[ 劉金蓮 :]我這可不是拖尾巴,你可别給我扣這大帽子。” 孫犁 《白洋澱紀事·荷花澱》:“他們不敢回家,怕家裡的人拖尾巴。”參見“ 拖後腿 ”。
(2).做事不徹底,剩下一些。
“拖尾巴”是一個漢語口語化表達,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拖後腿、阻礙他人
指在行動或計劃中對他人的進展産生牽制作用,類似于“拖後腿”。例如:“他做事總愛拖尾巴,導緻團隊效率低下。”
語境延伸:多用于人際交往或團隊協作場景,表示因個人行為影響整體進度。
事情未徹底完成
形容處理事務不徹底,遺留未解決的問題。例如:“項目驗收時發現拖尾巴的問題,需要返工解決。”
方言背景:這一用法在部分北方方言中較常見,強調“未收尾”或“有殘留”。
補充說明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能帶有輕微貶義,使用時需注意語氣。如需更權威的語義分析,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相關詞條。
拖尾巴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或者某種行為沒有完成或者結束,留下了尾巴。在這個詞中,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手部部首扌和尾部部首屍。有六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寓言。寓言是通過故事的方式傳達道德和智慧的故事,而拖尾巴成語在其中起到象征性的作用。拖尾巴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拖尾巴」。
在古代,拖尾巴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它的古代寫法為「拖曳尾巴」。這個寫法中,「巴」的下方有一個長标,象征着拖拽的動作。
1. 他在工作上總是喜歡拖尾巴,讓别人為他收尾。
2. 她說了一大堆話,但是最後卻拖尾巴沒說重點。
1. 拖延:意思是拖延時間或者拖延行動。
2. 尾巴:指動物身體後端延伸出來的部分。
3. 收尾:指結束某個事物或者處理最後的部分。
1. 拖泥帶水:意思是指做事情拖沓、拖拉。
2. 拖後腿:意思是拖累他人或事物的發展。
抓緊時間:意思是立即行動,不拖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