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奉制的意思、奉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奉制的解釋

接受天子的命令。 漢 王充 《論衡·率性》:“﹝ 趙佗 ﹞蹶然起坐,心覺改悔,奉制稱藩。”《新唐書·王世充傳》:“ 密 ( 李密 )稱臣奉制,引兵從 化及 黎陽 ,戰勝來告,衆大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奉制是由“奉”與“制”組合而成的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遵奉、執行帝王或朝廷頒布的命令、法令或制度。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角度分層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奉(fèng)

    • 本義:雙手恭敬地捧着。《說文解字》釋為“承也”,引申為恭敬地接受、遵守。
    • 詞典依據: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奉,恭敬地用手捧着;接受(上級或長輩的指示)。

      《漢語大詞典》:奉,承受;遵行。

  2. 制(zhì)

    • 本義:裁斷、規定。《說文解字》稱“制,裁也”,特指帝王或朝廷制定的法令、制度。
    • 詞典依據:

      《辭海》(第七版):制,帝王命令;法令。

      《古代漢語詞典》:制,君主诏令;規章制度。


二、複合詞“奉制”的釋義

奉制即“遵奉诏令,執行制度”,強調對權威指令的服從與實施,多用于古代政治、法律語境。


三、語義延伸與語境

  1. 政治領域:

    指臣子嚴格執行君主的诏書或國家法典,如“奉制出征”(奉皇命出兵征讨)。

  2. 禮儀制度:

    見于典章文獻,如祭祀、朝儀需“奉制而行”,體現禮法約束。

  3. 現代轉義:

    當代漢語極少獨立使用“奉制”,但“奉行”“遵守制度”等詞保留其内核,強調對規則的遵從。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2. 《漢語大詞典》(全23冊)

    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1631-0。

  3. 《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5352-0。

  4.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

    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8415-5。

網絡擴展解釋

“奉制”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接受天子的命令,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語境中。以下為詳細解析:

1.基本含義

2.曆史用例與出處

3.擴展解釋

4.使用場景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論衡》《新唐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按選敖民巴嗒卑俯備數長才廣度潮黏黏牀箦出兵德輝抵璧笃麼廢壞風僝雨僽風邁瓜代管音歸林還視涵芬樓候選花哄黃陵曲皇親國戚黃團還魂秀才呼拉圈交敵腳家皎陽似火覺元矩形鹍鹄老爺兒列山氏栗房離聲黎烝煤油燈孟贲目光内翰牛油排阖諐失清駛三辰森羅聖相失辭首言說千說萬司武私牙子孫讓阗咽晚甲誣行仙人觀縣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