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抵璧的意思、抵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抵璧的解釋

擲璧。謂不以財寶為重。 晉 葛洪 《抱樸子·安貧》:“上智不貴難得之財,故 唐虞 捐金而抵璧。”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宴曲水》詩:“抵璧焚翠,銷劍隳城。” 宋 王禹偁 《賦得南山行送馮允中之辛谷冶按獄》:“畫衣畫地免煩苛,抵璧捐金返淳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抵璧”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推卻玉璧”,引申為拒絕接受珍貴饋贈或利益的行為。該詞的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基本釋義 “抵”在此處表“抗拒、推辭”,“璧”指代古代玉質禮器。《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拒收珍寶”,強調主動舍棄物質誘惑的品德。《古代漢語詞典》進一步指出,“抵璧”常見于史書典故,多用于贊頌清廉之士的操守。

二、語源分析 該詞源于先秦時期贈璧禮儀文化,《左傳》記載的“子罕弗受玉”典故是典型用例:宋國賢臣子罕以“我以不貪為寶”為由拒收他人進獻的美玉,後世提煉出“抵璧”一詞概括此類行為。唐代類書《藝文類聚》更将“抵璧”列為道德典範的專用語。

三、用法特征 在曆史文獻中,“抵璧”常與“焚裘”“卻金”等詞組并列使用,構成四字格表達(如“抵璧焚裘,清儉傳世”),多用于人物傳記的德行評價。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及“抵”字通假“拒”時,亦援引“抵璧”為例證古代禮制中的辭讓文化。

網絡擴展解釋

“抵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抵璧”的字面含義為“擲棄玉璧”,引申為不以財寶為重,強調對物質財富的輕視态度。這一概念常見于古代文獻,常與“捐金”連用,形成成語“捐金抵璧”,表達對金錢和珍寶的淡泊。

  2. 出處與曆史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抱樸子·安貧》:“上智不貴難得之財,故唐虞捐金而抵璧。”,意指聖賢之人(如堯舜)不追求稀有財物。南朝謝朓《三日侍宴曲水》詩中也提到“抵璧焚翠”,進一步強化了輕視珍寶的意象。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清廉、節儉的品德,或推崇精神價值高于物質財富的理念。例如唐代魏徵《十漸不克終疏》中,以“捐金抵璧”勸谏君主保持淳樸之風。

  4. 相關延伸
    需注意“抵璧”常與“捐金”搭配使用(如“捐金抵璧”),單獨出現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部分文獻可能引申為“事物相互補充”(如),但此用法較為少見,主流仍以“輕視財寶”為核心義。

“抵璧”主要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物質欲望的克制思想,常見于曆史、文學領域,表達對清廉品格的贊頌。如需更深入探讨,可參考葛洪《抱樸子》或唐代谏疏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簿尉草疏常骨常賣鋪喘證道曹貂文定國安邦洞赤封山分毫不值幹首膏粱割刀國雠還情懷居阍略見見聞聞簡絕交換家孫金勝句會哭奠潰不成軍枯瘠離謗癃廢馬史默改嬭子能許悂謬伾文仆仆道途前家兒輕鹢欽心起作用妊婦仁孝神郁氣悴飾外收解送恤訴呈隨人俯仰酥麻苔錦淘物天回渟涔同步發電機銅鞮曲土饅頭為久委身邪辭習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