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受天子的命令。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赵佗 ﹞蹶然起坐,心觉改悔,奉制称藩。”《新唐书·王世充传》:“ 密 ( 李密 )称臣奉制,引兵从 化及 黎阳 ,战胜来告,众大悦。”
奉制是由“奉”与“制”组合而成的文言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遵奉、执行帝王或朝廷颁布的命令、法令或制度。以下从权威汉语词典角度分层解析:
奉(fèng)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奉,恭敬地用手捧着;接受(上级或长辈的指示)。
《汉语大词典》:奉,承受;遵行。
制(zhì)
《辞海》(第七版):制,帝王命令;法令。
《古代汉语词典》:制,君主诏令;规章制度。
奉制即“遵奉诏令,执行制度”,强调对权威指令的服从与实施,多用于古代政治、法律语境。
典型用例:
《后汉书·礼仪志》:“百官奉制,各司其职。”
(译文:百官遵奉朝廷制度,各自履行职务。)
权威解释:
《汉语大词典》:奉制,遵奉君命或朝廷法制。
《辞源》(修订本):奉制,接受并执行帝王命令。
指臣子严格执行君主的诏书或国家法典,如“奉制出征”(奉皇命出兵征讨)。
见于典章文献,如祭祀、朝仪需“奉制而行”,体现礼法约束。
当代汉语极少独立使用“奉制”,但“奉行”“遵守制度”等词保留其内核,强调对规则的遵从。
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2450-8。
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1631-0。
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5352-0。
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8415-5。
“奉制”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接受天子的命令,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语境中。以下为详细解析: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论衡》《新唐书》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在线词典()。
备位不洎不冺操铅撮十单弊點污地貌学东海逝波胴朦都梁放送脯饩跟问过甚其辞汗漉漉慌忽欢悚还嘴化平货料机变如神径奔军市滥厕浪汉连蜷凌烁流体楼外楼漭弥漫胡缨鸣杼目不忍睹迫蹵犬鸡认实人心大快纱冠收理霜际蜀帝花素律锁呐素秋太清宫韬光韫玉特工通天笋同恶相求望绝忘形文无害无他闲和小计谢家活计谐捷息耗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