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逸的意思、風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逸的解釋

1.因發6*情而走失。《左傳·僖公四年》“風馬牛不相及也” 晉 杜預 注:“牛馬風逸,蓋末界之微事。” 孔穎達 疏:“ 服虔 雲:‘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尚書》稱馬牛其風,此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

2.謂灑脫奔放。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贊曰:‘不有 屈原 ,豈見《離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風逸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風逸"是漢語中兼具古典文學意蘊與美學評價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本義溯源 "風"在《說文解字》中解作"八風也",本指自然界的空氣流動,後引申為教化、氣度等抽象概念,《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收錄其"風範氣度"義項;"逸"甲骨文象人逐兔之形,《漢字源流精解》(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考釋其本義為"逃跑",後衍生出超絕、灑脫等引申義。二字結合最早見于《晉書·袁宏傳》"風逸遒舉",形容人物氣度超群。

二、語義解析

  1. 風度潇灑:《文心雕龍注》(範文瀾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評嵇康"風逸遒爽",特指文人雅士超凡脫俗的精神氣質,常與"風流"構成互文關系。
  2. 文采超逸:《中國文學批評術語》(羅根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将其歸入創作論範疇,指作品既有《詩經》風人之旨,又具莊子逍遙之韻,如蘇轼評李白"風逸豪宕,獨步古今"。
  3. 風格灑脫:在書畫品鑒領域,《曆代名畫記校注》(俞劍華校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20)用"風逸"形容王維水墨畫中"筆意簡遠,氣韻生動"的藝術特征。

三、現代應用 當代《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1)将其定位為書面雅語,多用于學術評論與文學創作。如錢鐘書《管錐編》評陶淵明詩"風逸中見筋骨",既保留古典意蘊,又賦予新的美學内涵。在跨文化傳播中,該詞常作為"Chinese literati spirit"的對應譯介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

“風逸”是“風逸”的繁體寫法,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古義(動物行為)
    指牛馬等動物因發情而走失。該釋義源自《左傳·僖公四年》中“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晉代杜預注:“牛馬風逸,蓋末界之微事。” 孔穎達進一步解釋,“風”即“放”,指雌雄相誘導緻走失。

  2. 引申義(人物特質)
    形容人灑脫奔放、風度優雅。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辨騷》贊屈原:“驚才風逸,壯志煙高。” 現代多用于描述人舉止自然、不拘束,如“舞台表演風逸灑脫”。

二、用法與擴展

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文心雕龍》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白蠻拜時編馬并發症補考讒疵插籤兒的吃本從侄催化裂化大八洲代奏德車東溟娥輪反音服采腐壞恭命官道觀摩鼓進駭迫豪芒鶴頭側呴嘔華京懽笑會喜機耕站及禍聯猭籠官羅天大醮駡山門玫陛鷗閣蓬莪荗淺笑親骨肉秋朔屈蠖日阕傷破杓窊印申義師弟十裡洋場是正手扭水際涚齊太陽時通習脫澀遺賊烏眼雞五言金城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