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分賜。《南史·梁紀上》:“帝乃入,收嬖妾 潘妃 誅之,及兇黨 王咺之 以下四十八人屬吏,以宮女二千人,分賚将士。”《北史·崔孝芬傳》:“每兄弟出行,有獲財物,尺寸以上,皆入 李 之庫,四時分賚, 李氏 自裁之。”
分赉(fēn lài)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指将財物分賜給他人。以下是詳細釋義及權威解析:
“分赉” 由“分”與“赉”複合而成:
合指将物品或錢財分割并賞賜給多人,強調自上而下的分配行為,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君主、貴族賞賜臣屬或仆從的場景。
《左傳》用例
雖未直接出現“分赉”,但“分”與“赉”的單獨用例奠定了詞義基礎。如《左傳·昭公十三年》載“分貧振窮”,體現財物分配;《說文解字》釋“赉”為“賜也”,源自經典用法。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2冊,第635頁;《辭源》(修訂本)第3冊,第2426頁。
《聊齋志異·卷九·劉夫人》
清代蒲松齡原文:“生持珠告劉,劉喜,分赉家人。”描述主人公将珠寶分賞給家中仆役,是“分赉”的典型用例。
來源:《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23頁。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396頁。
該詞現多見于研究文獻或仿古創作中,日常使用頻率較低。需嚴格區分“分赉”(賞賜)與“分赀”(分攤),避免混淆。
“分赉”是一個書面用語,讀音為fēn lài(分:fēn,赉:lài)。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分赉”指将物品或賞賜分發給他人,核心含義是“分賜、分發賞賜”。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中,描述君主對臣子、長輩對晚輩的賞賜分發行為。例如:“天子分赉群臣,以示恩寵。”
如需進一步了解“赉”的詳細釋義(如組詞、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字工具書或權威詞典。
盎然案據白纩百年詩闆刀程墨沉李浮瓜崇陵廚帳翠辇遞籍東方不亮西方亮非族附加刑撫哭共享刮刮雜雜關門落闩惶撓恢詭隳損見機節節接連不斷踡屈谲變炕枕口筭浪愁蘭客褴縷梁楷六柄隴頭猛浪面疱模象齧臂之好溺壺嘔心吐膽破耗愆位青台日甚一日軟水汝南月旦散場沙堰守時稅居説梅止渴宋盧粟特梯天桐江危王鰞鱡香榧絃矢弦外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