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ow up;punctual] 遵守規定的時間
適時;按時。《國語·越語下》:“ 範蠡 曰:‘聖人隨時以行,是謂守時。’”《荀子·富國》:“守時力民,進事長功,和齊百姓,使人不偷,是将率之事也。”《詩·鄭風·風雨》“風雨凄凄,雞鳴喈喈” 毛 傳:“風且雨,凄凄然,雞猶守時而鳴,喈喈然。”
“守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遵守時間約定,具體可從以下幾個層面理解:
字面意義:“守”指遵守、保持;“時”指時間、時刻。合指嚴格遵循時間規定,不遲到、不拖延。
守時不僅是時間管理,更體現個人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不同文化對守時的重視程度存在差異:
如何做到守時:
守時是個人品德與社會文明的體現,既能增強信任感,也能促進高效協作。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這一品質尤為重要。
守時是指按照約定的時間準時行事,不遲到、不早退。在現代社會中,守時被視為一種良好的習慣和價值觀。守時體現了一個人的責任心、信用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守時的拆分部首是宀和日,筆畫數為11。
守時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辭上》:“守經而時者也”。意為堅持遵守經書并按時行事的人。
繁體字中,守時的寫法是守時。
在古代漢字中,守時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變化。
1. 他一直守時,從不遲到。 2. 這家公司非常注重守時,從不拖延交付。
守時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守時守信:指遵守約定的時間,同時也遵守許下的諾言。 2. 守時守紀:指遵守約定的時間,同時也堅守規章紀律。 3. 守時嚴謹:指遵守約定的時間,同時也非常嚴格認真。
守時的近義詞有: 1. 準時:表示按時到達或按時進行。 2. 守約:表示遵守合同或約定。
守時的反義詞有: 1. 不守時:指不按約定的時間行事,經常遲到或早退。 2. 不準時:指不按照時間要求去執行,沒有時間觀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