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uccessively] ∶接連地,一個接着一個地
節節勝利
(2) [seadily]∶穩定地,持續地
芝麻開花節節高
(1).逐次;逐一。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花比婦人尚矣,蓋其於類為宜,不獨在顔色之間; 山谷 易以男子,有以見其好異之僻; 淵材 又雜而用之,益不倫可笑。此固甚紕繆者,而 惠洪 乃節節嘆賞,以為愈奇。”《明史·譚綸傳》:“ 綸 沉毅知兵……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節節相制。”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六:“九日已經聽說赤軍節節戰勝。”
(2).猶處處。 清 戴名世 《藥身說》:“餘所嘗備極天下之苦,一身之内節節皆病,蓋宛轉愁痛者久矣。”《老殘遊記》第十九回:“ 老殘 一看,節節青紫,不免肚裡歎了一口氣。”
(3).整饬貌。《大戴禮記·四代》:“子曰:‘……齊齊然,節節然,穆穆然,皇皇然,見才色脩聲不視,聞怪物恪命不改志。’”
(4).象聲詞。《宋書·符瑞志中》:“鳳凰者,仁鳥也……其鳴,雄曰‘節節’,雌曰‘足足’。”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動植序》:“鳳雄鳴‘節節’,雌鳴‘足足’,行鳴曰‘歸嬉’,止鳴曰‘提扶’。”
“節節”是一個漢語副詞,主要表示事物逐步、持續發展的過程。以下為詳細解釋:
逐步遞進
指事物發展呈現階段式提升或連續推進的狀态,如“節節勝利”、“芝麻開花節節高”,強調每一步都超越前一步。
穩定持續
描述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的穩定延續,例如“産量節節攀升”,突出量變積累中的規律性。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詞典來源(如漢典、滬江詞典等)。
《節節》是一個由兩個相同的“節”字組成的詞語,表示“逐漸、逐步”的意思。
《節節》的拆分部首為“⺮”,共包含4畫。
《節節》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最早見于《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其中“道阻且長”和“溯遊從之”這兩句中都包含了“節節”的意思。
《節節》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節節」。
古代漢字有多種寫法,對于《節節》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無法确定。
1. 在經濟發展中,需要節節提高勞動生産力。
2. 慢慢地,她節節走近了他,最終變成了他的摯友。
節制、節儉、節日、節奏、節氣。
逐漸、逐步、漸漸。
一步到位、突然、飛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