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汝南月旦的意思、汝南月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汝南月旦的解釋

《後漢書·許劭傳》:“初, 劭 與 靖 俱有高名,好共覈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 汝南 俗有‘月旦評’焉。”後因稱品評人物為“汝南月旦”。 柳亞子 《<胡寄塵詩>序》:“其尤無恥者,妄竊 汝南 月旦之評,撰為詩話,己不能文,則假手捉刀,大書深刻,以欺當世。”亦省作“ 汝月 ”。 宋 歐陽修 《謝胥學士啟》:“ 魯 衮垂乎一字,寵極於華章; 汝 月更乎坐評,自成於往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汝南月旦,漢語成語,典出《後漢書·許劭傳》,指東漢時期許劭、許靖兄弟在汝南郡主持的品評人物活動。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要點: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原指每月初一(即"月旦")對鄉黨人物進行品評的慣例,後演變為對人物、事件進行權威性評價的代稱。其語義重心在"評價"與"标準"的雙重屬性,常被引用于學術評議或社會輿論領域。

二、詳細解析

  1. 典故溯源:許氏兄弟居汝南時,通過"核論鄉黨人物"形成社會聲望,其評價體系因客觀公正被時人推崇為"汝南俗"(《後漢書·許劭傳》)。曹操"未知名"時曾主動求評,得"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著名論斷[來源:《後漢書·卷六十八》]。

  2. 語義演變:現代漢語中既保留原典的評議功能,又衍生出"樹立評判标準"的引申義。如《漢語大詞典》釋為"謂品評人物",商務印書館《成語源流大詞典》補充其"開品鑒先河"的文化意義。

三、用法示例 作賓語時多接評價性動詞,如:"學界奉為汝南月旦";作定語常見于"汝南月旦之評"等結構。清代趙翼《陔餘叢考》載:"月旦評……至今猶沿其稱",印證該成語的持久生命力。

四、同義替換 可用"臧否人物""月旦春秋"替代,但需注意"汝南月旦"特指權威性評價,與泛泛而談的"評頭論足"存在語義層級差異。

五、參考文獻

  1. 範晔《後漢書·許劭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第7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朱祖延《漢語成語辭海》(武漢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汝南月旦”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析:

1.基本解釋

“汝南月旦”指定期品評人物的行為,源于東漢時期汝南郡許劭、許靖兄弟每月初一(即“月旦”)對鄉裡人物進行評議的傳統。該詞現多用于書面語境,表示對人物或事物的評論。

2.出處與典故

出自《後漢書·許劭傳》:

“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許劭與許靖每月更換評議主題,形成“月旦評”風俗,成為地方特色。)

3.用法與結構

4.示例與延伸

5.注意

部分資料(如)誤将“汝南月旦”解釋為“情緒突變”,此說法缺乏權威依據,建議以《後漢書》及主流詞典釋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月旦評”的曆史背景,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相關史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筆班哥裨附嗶啁不難不融逋事財運塵轍齒馬之懼春汛錯守答拜代運膽小典谟琱輪诋詈放資飛禽走獸分星匄閑幹顫篙楫狗咬呂洞賓廣車鼓合滑笏滑浄徽祖江練膠輵金剛杵汲揚舉目峻垝軍嘩科喚孔孟裡端靈活離隙排偶沛發籤字請順囚解埆瘠曲沮掃殄山畬沈墜疏附庶乎水雲舟私卒君子隨夷俗末瑣話吐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