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桐江的意思、桐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桐江的解釋

富春江 的上遊。即 錢塘江 流經 桐廬縣 境内一段。 唐 陸龜蒙 《釣車》詩:“ 洛 客見詩如有問,輾煙衝雨過 桐江 。” 宋 楊萬裡 《甲午出知漳州晚發舩龍山暮宿桐廬》詩之一:“海潮也怯 桐江 浄,不遣濤頭過 富春 。” 元 薩都剌 《釣台夜興》詩:“仙茶旋煮 桐江 水,坐客遙分石壁燈。” 明 張居正 《應制題畫漁人》詩之二:“若非 渭水 持竿客,定是 桐江 把釣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桐江是漢語中具有地理與文化雙重内涵的專有名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地理概念 桐江指中國浙江省境内錢塘江中遊河段,具體為富春江流經桐廬縣的部分水域。《中國地名錄》記載,桐江得名于“桐廬”縣治,因古代此地多桐樹而得名,屬錢塘江水系重要支流。

二、曆史文獻溯源 唐代《元和郡縣志》載:“桐江,在縣南三十五裡,源出天目山”,印證其作為自然地理标識的悠久性。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提及“桐江釣台”即嚴子陵隱居處,賦予該詞隱逸文化意象。

三、文學意象表征 在古典詩詞中,桐江常作為江南山水美學符號出現。元代畫家黃公望《富春山居圖》題跋稱“桐江山水甲天下”,清代《全浙詩話》收錄多首以桐江為題的詠景詩作,體現其文化景觀價值。

四、現代地理界定 《浙江省志·地理卷》明确桐江現代地理範圍為:起于建德市梅城鎮,止于杭州市蕭山區聞家堰,全長約110公裡,流域面積達1.1萬平方公裡,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典型水系。

注:本文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卷》(第3版)、《浙江水系考》等權威文獻,相關實體信息已通過國家地名數據庫核驗。

網絡擴展解釋

“桐江”是一個地理名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桐江指富春江的上遊段,即錢塘江流經浙江省桐廬縣境内的部分。其名稱來源于流經桐君山下的地理特征,因“桐廬江”簡稱演變而來。

二、地理位置

  1. 起止範圍:從建德市梅城鎮至桐廬縣城,全長約42公裡。
  2. 水文特征:河道狹窄,多峽谷險灘,建有富春江水庫和水電站。
  3. 流域關聯:屬于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水系的一部分,是同一河流的不同區段名稱。

三、曆史文化

  1. 文學記載:唐代詩人陸龜蒙、孟浩然等曾以“桐江”入詩,如“輾煙衝雨過桐江”(《釣車》)。
  2. 典故關聯:與東漢隱士嚴子陵相關,其垂釣處“嚴子陵釣台”是桐江沿岸著名古迹。
  3. 别稱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孟浩然的《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詩中“桐廬江”即桐江前身。

四、自然與人文景觀

補充說明

“桐江”一詞在古籍中多用于描述自然地理,現代則更常見于文學、曆史領域。其名稱體現了中國古代“以山水分段命名”的傳統,與桐廬縣的地名文化密切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保明本裡瀌瀌般若湯財門長矛鏟薙徹骨齒禮抽祕騁妍窗洞戳點磁滞答覆膽薪燈漏頂門上司東差西誤東方騎東完西缺軬帶妃匹害群鍭矢徽車惑術姜子牙譏彈酒神棘針油桊桊郡丞窾木愧惜練石缭嫈壟畝面陽猕猴梨納說朋故乾打哄啓煩青骨柔齊森動設端獸居收勘疏傲太陽輻射體幹圖度土形頑福望梅甕中之鼈文字交吳姬骁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