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洶湧的浪濤。《三國志·吳志·吳志傳》“且近臣有盡規之諫”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利 ( 谷利 )跪曰:‘大王萬乘之主,輕於不測之淵,戲於猛浪之中,船樓裝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 南朝 梁 吳均 《與朱元思書》:“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形容身材高大勇壯。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從者諸人二百餘,一箇箇……生得眼腦甌摳,人材猛浪。”
(3).孟浪。魯莽。 清 李漁 《蜃中樓·姻阻》:“你也忒猛浪了些,是不是也該儘我一聲,怎麼輕易就許?”
“猛浪”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指洶湧的浪濤,形容波浪迅猛、氣勢宏大。例如:
形容身材高大勇壯
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如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提到“人材猛浪”,描述人物體格魁梧、勇猛有力。
比喻魯莽、孟浪
清代李漁在《蜃中樓·姻阻》中寫道“忒猛浪了些”,此處“猛浪”指言行輕率、欠考慮。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滬江詞典)和(查字典造句)。
《猛浪》是指海洋中突然起伏的巨大浪潮,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領域中的劇烈波動或猛烈的沖擊。
猛浪的部首是犬,拆解後可以得到「犭」和「艮」兩部分。它的筆畫數分别為3和11。
《猛浪》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詩 經·秦風·無衣》一詩中就曾出現過「猛浪」這個詞。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繁體字形為「猛浪」。
根據古代漢字書寫的方式,在古時候「猛浪」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由于沒有明确的古代記載,關于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隻能是猜測。
1. 海上狂風怒號,一座猛浪向船頭撲來。
2. 市場上的價格猛浪起伏,讓投資者擔心不已。
3. 這部電影充滿了猛浪般的沖突與激烈的情緒。
1. 狂浪
2. 暴浪
3. 波濤
4. 強浪
5. 巨浪
1. 激浪
2. 奔湧
3. 狂湧
4. 洶湧
5. 巨浪
1. 平靜
2. 微浪
3. 波瀾不興
4. 甯靜
5. 平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