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質;氣度。 南朝 梁 沉約 《齊司空柳世隆行狀》:“風質洞遠,儀止祥華。”《魏書·李崇崔亮傳論》:“ 李崇 以風質英重,毅然秀立,任當将相,望高朝野,美矣。” 唐 劉太真 《房州刺史杜府君神道碑》:“風質簡遠,音詞淑清。”
風質
一、基本釋義
指風的性質或特質,多用于描述風的物理屬性(如溫度、濕度、強度)或自然特征。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氣象、地理等專業領域,強調風的客觀屬性。
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401頁。
二、古語溯源
古代文獻中“風質”可指“風骨”或“氣節”,屬比喻義。如清代《佩文韻府》引《南史》注:“風質峻整,器識深穩”,形容人品格剛正。
來源: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12卷第128頁。
三、現代應用
當代用法集中于自然科學領域,例如:
來源:
《大氣科學術語》,科學出版社,2017年,第89頁。
注:該詞在現代日常語境較少使用,需結合專業背景理解。
由于未搜索到與“風質”直接以下解釋基于中文構詞法和常見用法推測:
字面拆分釋義
可能含義推測
需注意的混淆詞
建議使用者: 1️⃣ 檢查詞語準确性 2️⃣ 補充上下文(如出現領域、使用場景) 3️⃣ 可嘗試替換為近義詞(如“風性”“風特性”)再次查詢
柴積成事籌度刺釘打擾登錄電掣星馳抵搭低頭族飯顆飛舃風鰻俸請風勸富營養化耕紡構制彀中寡頭政治活人呼衍椒德甲乙問節刌襟袖酒船台沮梪良功靈台吝情李膺客隆盛鸾衡論辟緑野綠藻馬拉松眉子石黾勉撚接女伴槃郁批件披抉平慮鉛汞千古奇談請代青廓取辦汝曹三代神蔡審閲失格貪染蹄筋無忤羲經熙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