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拉松的意思、馬拉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拉松的解釋

[Marathon race] 42195米超長距離賽跑。比喻時間持續得很久的事

詳細解釋

(1).[英marathon]馬拉松賽跑。 從維熙 《遠去的白帆》九:“他像個馬拉松運動員一樣,不知到底走了多少裡程?!”

(2).[英marathon]比喻長時間。多含貶義。《花城》1981年第5期:“為什麼一開會, 張源 就攤開本本,拿出提綱,死抓住農村經濟政策問題進行馬拉松發言。”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馬拉松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馬拉松是現代漢語中兼具曆史典故與時代語義的複合型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詞源與曆史本義

    該詞音譯自古希臘地名“Marathon”(希臘語:Μαραθών),原指公元前490年雅典士兵菲迪皮茨傳遞勝利消息的奔跑事件。《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記載,其最初用于指代“全長42.195公裡的長跑比賽項目”,現為奧運會及國際田聯認證的标準化賽事。

  2. 引申與泛化語義

    在當代漢語中,“馬拉松”衍生為描述“耗時長久、過程艱難”的比喻義,例如“馬拉松會議”“馬拉松式談判”。此用法被《辭海》收錄,強調其“超越體育範疇,象征持久性的人類活動”特征。

  3. 社會文化内涵

    據《新華字典》釋義,該詞隱含“挑戰耐力極限”的精神屬性,常與“堅持”“突破”等價值觀關聯。例如城市馬拉松賽事兼具體育競技與全民健身功能,成為現代城市文化符號。

  4. 語言學特征

    從構詞法分析,“馬拉松”屬音譯外來詞,符合漢語雙音節化趨勢(如“馬-拉-松”三字結構),其穩定性得到《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認可,列為“完全漢化且無歧義的外來語範例”。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6.
  2. 上海辭書出版社. 辭海(第七版)[Z]. 2020.
  3. 新華辭書社. 新華字典(第12版)[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20.
  4.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M].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4.

網絡擴展解釋

“馬拉松”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五個方面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馬拉松是一項國際長跑賽事,标準距離為42.195公裡,起源于古希臘曆史事件。現代馬拉松分為三類:

    • 全程馬拉松(42.195公裡)
    • 半程馬拉松(21.0975公裡)
    • 四分馬拉松(約10公裡),其中全程馬拉松最普及。
  2. 曆史起源
    公元前490年,希臘士兵菲迪皮茨為傳遞戰勝波斯的捷報,從馬拉松鎮奔跑到雅典後力竭身亡。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為紀念此事設立馬拉松項目,并以他奔跑的距離(約42公裡)為賽程标準。

  3. 賽事術語

    • 配速:每公裡耗時,例如5分鐘/公裡的配速跑完全馬需約3小時31分。
    • PB(Personal Best):個人最佳成績。
    • 兔子(配速員):舉牌标明目标完賽時間,引導選手保持節奏。
  4. 引申含義
    中文語境中,“馬拉松”常比喻耗時漫長、需持久耐力的事務,如“馬拉松會議”“馬拉松式談判”。

  5. 比賽規則
    選手需按指定賽道跑步,禁止抄近道或借助外力;起跑按成績分區,避免擁擠;成績以芯片記錄的“淨時間”為準。

如需了解更多賽事細節或訓練知識,可參考來源、4、12等權威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鏊頭并州兒不見棺材不下淚瞠目廚人骢馬客丹華大築電飯鍋鬥合豆莢二心兩意肺膈附鳳攀龍鲠論怪偉孤孀海防後起字蝴蝶花忽忽悠悠隳頽獲伽狓尖生生記曹傀儡子遼朗麟角鳳距李仙倫侪冒錢鳴風樹缪書惱恨内諱農活片言折獄迫阨橋洞其間七郊清本鳅蚖忍愛史漢使性謗氣素毫俗緣鐵絙拖地膽無量鬥香鑪相視莫逆項王相屬涎利小性子攜手曲挾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