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代的意思、三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代的解釋

[the three ancient Chinese dynasties——Hsia, Shang and Chou]∶指中國古代夏、商、周三個朝代

詳細解釋

(1).指 夏 、 商 、 周 。《論語·衛靈公》:“斯民也, 三代 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邢昺 疏:“ 三代 , 夏 、 殷 、 周 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斯文之興,盛於 三代 。 夏 商 二箴,餘句頗存。” 唐 韓愈 《豐陵行》:“臣聞神道尚清浄, 三代 舊制存諸書。”

(2).泛指三個朝代。 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出入三代,五百餘載,竟瓜剖而豆分。”此指 漢 、 魏 、 晉 。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結構》:“ 漢 史、 唐 詩、 宋 文、 元 曲,此世人口頭語也。《漢書》《史記》,千古不磨,尚矣! 唐 則詩人濟濟, 宋 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壇,為三代後之三代也。”此指 漢 、 唐 、 宋 。

(3).指自祖至孫。《漢書·李廣傳贊》:“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 廣 至 陵 ,遂亡其宗,哀哉!” 唐 盧綸 《送彭開府往雲中觐使君兄》詩:“一門三代貴,非是主恩偏。”

(4).指曾祖、祖父、父。《宋史·選舉志一》:“綴行期集,列叙名氏,鄉貫、三代之類書之,謂之小録。”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二:“吊燈的晃眼的光亮照着牆壁上翠藍的花紙……照着‘三代宗親’的紫檀神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代在漢語中主要有三層含義,分别指向曆史時期、親屬關系及時間跨度,具體釋義如下:

一、曆史時期:夏、商、周三朝的合稱

指中國曆史上最早的三個王朝,即夏朝(約前2070–前1600)、商朝(約前1600–前1046)和周朝(前1046–前256)。此時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奠基階段,涵蓋青銅器發展、禮樂制度形成等關鍵曆史進程。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二、親屬關系:三代直系血親

指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三代親屬,包括:

  1. 上三代:祖父、祖母、父親、母親;
  2. 己身:自己及配偶;
  3. 下三代: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

    此概念常見于法律文書(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及家族倫理表述。

    來源:《辭海》第7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三、引申義:較長的時間跨度

泛指連續的三個時代或階段,如“三代人的努力”“技術疊代三代”。強調時間延續性與代際傳承,常見于社會文化論述。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文化延伸:

“三代”在傳統文化中象征理想社會(如孔子言“三代之治”),亦反映宗法制度的核心結構。現代用法中,“三代同堂”指祖孫共同生活的家庭模式,體現傳統家庭觀念。

網絡擴展解釋

“三代”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個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曆史朝代

指中國曆史上的夏、商、周(西周)三個朝代:

  1. 起源:最早見于《論語·衛靈公》,春秋戰國時期專指夏、商、西周,秦朝後逐漸包含東周。
  2. 文化意義:被視為中國早期文明的黃金時代,儒家常以“三代之治”作為理想社會的典範。
  3. 擴展用法:後世文學中偶用“三代”泛指多個重要朝代(如漢、唐、宋)。

二、家族關系

指連續的三代人,具體包含兩種範圍:

  1. 縱向三代:曾祖、祖父、父親(自上而下)。
  2. 橫向三代:祖父母、父母、子女(核心家庭)。
    • 例如“三代同堂”指祖孫三代共同生活。

補充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辭典與曆史文獻,可根據需要查閱網頁原文(如、等)了解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鏊子百年樹人百葉圖避藉陛閉禁常故長吉體騁暴成都市成羣打夥持時都赫對付藩表綱商弓腳觀則鼓簧滾蛋行軍竈旱石恒沙紅丸案候省胡走遊飛激刺竟天酒升覺心浚財開台開燠刊究刻激賴皮賴骨勞民動衆聯絡貍德龍花龍眼镂闆麥季麥人鑷白甯生凝停輕口輕舌丘禱荏弱三正少隽韶歲施粉算題速蹔秃落脫蹝鄉會香韻纖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