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京回合的意思、東京回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京回合的解釋

指從1973年9月在東京開始,到1979年4月結束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多邊貿易談判。由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起,故又稱“尼克松回合”。是該協定的第七次多邊貿易談判。談判就減低關稅和減少非關稅壁壘的法規達成一系列協議,全部關稅削減25%東京回合33%。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東京回合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框架下的第七輪多邊貿易談判,因1973年于日本東京啟動而得名,又稱“尼克松回合”。該談判曆時6年,于1979年達成協議,參與國包括美國、歐共體、日本等102個經濟體,核心目标為削減貿易壁壘并完善國際貿易規則體系。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曆史檔案記載,此輪談判首次将非關稅壁壘納入議題,例如反傾銷措施和技術性貿易壁壘,并制定了《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等9項獨立協議。

談判成果包含三大方向:一是工業品關稅平均降低33%,涉及商品貿易額超3000億美元;二是通過《政府采購協議》等文件規範非關稅措施,要求成員國公開招标程式;三是對發展中國家實施“特殊和差别待遇”,允許其暫緩履行部分義務。不過《農業協定》和《紡織品協定》仍将這兩大領域排除在主流規則之外,成為遺留問題。

東京回合的突破性在于創建了“諸邊協議”機制,即成員國可選擇性地加入部分協議,這一靈活模式被後續烏拉圭回合繼承。據國際貿易與可持續發展中心(ICTSD)研究,其确立的争端解決程式為WTO争端解決機制提供了重要範本,推動全球貿易治理從權力導向轉向規則導向。

網絡擴展解釋

東京回合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主持的第七輪多邊貿易談判,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背景

二、主要成果

  1. 關稅削減
    工業國制成品的平均關稅稅率從7%降至4.7%,整體削減幅度約25%-33%,涉及2.7萬項産品,貿易額達1500億美元。

  2. 非關稅壁壘協議
    首次系統性制定非關稅措施規則,達成多項協議,包括:

    • 《補貼與反補貼稅守則》《反傾銷守則》;
    • 《技術性貿易壁壘守則》《海關估價守則》;
    • 《政府采購協議》《進口許可證手續協議》。
  3. 農産品貿易
    籤署《國際奶制品協議》和《牛肉協議》,推動部分農産品貿易自由化。

  4. 發展中國家權益
    通過《差别與更優惠待遇協議》,首次明确發展中國家在貿易中的特殊地位。

三、曆史意義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協議細節或談判進程,可參考權威經濟史文獻或GATT官方檔案。

别人正在浏覽...

闆人慚悚笞掠創局賜诰磁甖忖思彈丸黑志德意志邦聯點燃堕甑不顧杜秋凡常非罰夫襓幹說更頭海峽函受好心猴刺脫惶懅虎彪江山好改,秉性難移較刻迦文積厚流光畸日九宮三命踞牙領東鸾鳴鳳奏迷離恍惚民怨沸騰墨缞能文鳥啼花怨蹑凍拍手打掌刨分兒蓬壺憑書請客,奉貼勾人親自邱真人曲跼蠕蟲辱害三鏡沈識石墩施皮茨水瀉素丞相探擿讬之空言違慢香架相君閑接經驗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