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蓬壺的意思、蓬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蓬壺的解釋

即 蓬萊 。古代傳說中的海中仙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三 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形如壺器。” 唐 沉亞之 《題海榴樹呈八叔大人》詩:“曾在 蓬壺 伴衆仙,文章枝葉五雲邊。” 清 李漁 《玉搔頭·微行》:“假俺幾日兒塵世逍遙,再來受 蓬壺 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蓬壺"是漢語中一個富有神話色彩的複合詞,特指古代傳說中位于東海的神仙居所,後泛指仙境或海上仙山。其詳細釋義與文化内涵如下:


一、字義溯源

  1. "蓬"指蓬萊山

    先秦典籍記載的東海三神山之一(另為方丈、瀛洲),以靈芝仙草、玉石樓閣聞名。《史記·封禅書》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卷二十八)

  2. "壺"指方壺山

    又名"方丈",位列五仙山(岱輿、員峤、方壺、瀛洲、蓬萊)之一。《列子·湯問》描述:"其山高下周旋三萬裡……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來源:楊伯峻《列子集釋》)


二、文化意象演變

  1. 仙境象征

    唐宋詩詞常以"蓬壺"代指超脫塵世之地。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白居易《長恨歌》:"昭陽殿裡恩愛絕,蓬壺宮中日月長",均以蓬壺喻指長生之境(來源:《全唐詩》卷)。

  2. 道教仙山符號

    道教典籍将蓬壺視為修煉聖地。葛洪《抱樸子·内篇》稱"凡修道者登蓬萊山必得仙術",強化其與長生信仰的關聯(來源:王明《抱樸子内篇校釋》)。


三、現代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9冊第蓬壺詞條:

"古代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蓬萊與方壺的并稱,亦泛指仙境。"

例證引《列子》及李白《贈張相鎬》詩:"滅虜不言功,飄然陟蓬壺。"(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


四、文化傳承價值

"蓬壺"承載着中華文化對自然奧秘的探索精神,其意象至今活躍于文學、藝術創作中,成為"東方仙境"的經典符號,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追求(來源: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第五章)。

網絡擴展解釋

“蓬壺”是一個源自古代神話的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神話中的海中仙山(主流含義)

2.比喻貧苦無依(較少見用法)

“蓬壺”在古典文學中主要指代神話中的蓬萊仙山,具有浪漫的想象色彩;而“貧苦”之意的使用較為罕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拾遺記》《全唐詩》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艾孀襃侈巴人下裡奔峭秕缪并入布徧曹輩逞想丑類怆怆楚辭體樗朽從實締合觝角戲發疾宮閤攻禜晷表酣燕宦者薦陳挾恃叽哩嘎啦金蟾警饬窟窿眼狼纛淩節凜冽曆頭龍吹履約莽原梅籔敏辯磨喝樂沐浴辇輿逆族拼客樵舟器懷栖丘飲谷岐邑勝算誓不兩立瘦括括手示霜顱雪颔蔬果坦蕩如砥挺險铤鑰硪碌五行八作賢庑些子景析圭擔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