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甑不顧的意思、堕甑不顧的詳細解釋
堕甑不顧的解釋
甑:古代一種瓦制炊器;顧:回頭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詞語分解
- 堕甑的解釋 《後漢書·孟敏傳》:“﹝ 孟敏 ﹞客居 太原 。荷甑墯地,不顧而去。 林宗 見而問其意。對曰:‘甑以破矣,視之何益?’”後因以“堕甑”比喻事已過去,無法挽回,不必再作無益的回顧。 宋 陸遊 《三月十
- 不顧的解釋 .不回頭看。《史記·刺客列傳》:“於是 荊軻 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 林宗 異而問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顧?’ 叔達 曰:‘甑已破,視之無益。’”.不顧念;不照顧。
專業解析
"堕甑不顧"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其字面意思和引申義都蘊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面釋義
- 堕 (duò): 墜落,掉落。
- 甑 (zèng): 古代一種蒸飯用的陶制炊具,類似于現代的蒸鍋。
- 不顧: 不回頭看,不理會。
- 字面意思: 蒸飯的陶罐掉在地上摔碎了,連看都不看一眼。
二、典故來源與核心含義
該成語典出《後漢書·郭泰傳》。記載了東漢名士孟敏的故事:
“(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顧而去。林宗(郭泰)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孟敏挑着甑行走,不慎将甑摔落在地,他絲毫沒有停下腳步或回頭查看,徑直離去。郭泰(字林宗)見到後詢問他為何如此。孟敏回答:“甑已經摔破了,再看它又有什麼用呢?”
核心含義: 比喻事情已經失敗或損失已經造成,無法挽回,與其沉溺于懊悔、惋惜或徒勞的補救,不如坦然接受現實,果斷放下,不再糾纏,将精力轉向未來。它強調的是一種豁達、灑脫、不糾結于既成損失的人生态度和處事智慧。
三、現代用法與引申義
在現代漢語中,“堕甑不顧”常用于:
- 勸誡放下: 勸導他人或自我開解,對于無法改變的損失或過去的錯誤,不必耿耿于懷,應向前看。
- 形容豁達: 形容人性格開朗豁達,拿得起放得下,不為瑣事或小損失所困擾。
- 決策果斷: 指在認識到事情不可為或損失不可避免後,能迅速決斷,停止無效投入,避免更大的損失(類似于“及時止損”)。
四、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對“堕甑不顧”的釋義直接引用了《後漢書·郭泰傳》的典故,并總結其意為“事已過去,不值得置意”。[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 《辭海》(第七版): 在“堕”字條目下收錄該成語,解釋為“比喻事已過去,不必置意”。[來源:夏征農,陳至立主編. 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雖未直接收錄該成語,但其對“豁達”、“灑脫”、“放下”等詞的解釋,與該成語所傳達的精神内核高度一緻。[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提供了該成語最原始、最權威的出處和語境。[來源:(南朝宋)範晔. 後漢書. 中華書局]
“堕甑不顧”以生動的曆史典故,凝練地表達了面對無可挽回的損失時應有的豁達心态和務實精神。它提醒人們,與其為打翻的牛奶(摔碎的甑)哭泣,不如收拾心情,積極面對未來。這一智慧至今仍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堕甑不顧”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duò zèng bù gù
- 注音:ㄉㄨㄛˋ ㄗㄥˋ ㄅㄨˋ ㄍㄨˋ
- 結構:緊縮式成語,感情色彩為中性。
二、字詞解析
- 堕:墜落。
- 甑(zèng):古代一種瓦制炊具,用于蒸煮食物。
- 顧:回頭看。
三、成語出處
出自《後漢書·郭泰傳》:
“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故事背景:有人攜帶甑時失手摔破,他未停留查看,認為“破甑無用,惋惜無益”,體現豁達心态。
四、含義與用法
-
核心意義:
比喻對已成事實的失誤或損失不再糾結,體現豁達灑脫的态度。
(如:工作中出現無法挽回的疏漏時,與其懊悔,不如“堕甑不顧”,專注後續補救。)
-
延伸理解:
- 強調接受現實,避免無意義的追悔。
- 與“覆水難收”含義相近,但更側重主動釋然。
-
用法:
可作謂語、賓語或定語。
示例:宋代胡繼宗《書言故事》載:“已棄不問,曰堕甑不顧。”
五、相關成語
- 近義詞:覆水難收、木已成舟
- 反義詞:耿耿于懷、追悔莫及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故事或出處細節,可參考《後漢書》或宋代《書言故事大全》。
别人正在浏覽...
暴慠八賢王不可收拾晨星池田除豁觸診谠正抵足而眠多重人格煩獄費鈔風制浮點數赙诔供佛花規創鬼工橫録和山鴻法篲筱渾蟲澆暮解鞍靖難禁伶進退維谷禁字體刻敝渴馬朗讴蘭章聯立方程龍常龍笛龍媒綸掖毛毛呐吃年高德邵鈕鐐齊家清若空清暑秋骨壬奇散碎上宿燒鑪水沫陶工屯長骧首象衣曉鬯西北大學歇工戲斜視眼枲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