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着未融化的冰雪行路。 唐 李洞 《河陽道中》詩:“衝風仍躡凍,提轡手頻呵。”
“蹑凍”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1. 基本詞義
指踏着未融化的冰雪行路,常用于描述寒冷環境中艱難跋涉的場景。
2. 構詞解析
3. 文學出處
該詞可見于唐代詩人李洞的《河陽道中》:“衝風仍躡凍,提轡手頻呵”,描繪了寒風凜冽中踏冰趕路、呵手取暖的畫面。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文學性較強的語境中,現代口語較少使用,常見于對古代生活或自然環境的描寫。
總結
“蹑凍”凝練地表達了冰雪環境中行路的艱辛,兼具畫面感和意境美,是漢語中體現自然與人文交融的典型詞彙。
《蹑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小心邁步行走在冰凍的地面上”。這個詞可以形容人小心謹慎地行走在冰面上,避免摔倒或滑倒。
《蹑凍》的拆分部首是“辶”,讀作“辵”,表示行走的意思;“蹑”是聲旁,讀作“niè”,表示小心謹慎地踩着、行走;“凍”是形旁,讀作“dòng”,表示冰凍的意思。
《蹑凍》的總筆畫數為19畫,其中“蹑”的筆畫數為15畫,而“凍”的筆畫數為4畫。
《蹑凍》出自《漢字源流字典》,是根據漢字的組詞規律和字義來造的。在繁體中,可以寫作“蹑凍”。
在古時候,漢字《蹑凍》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總體上筆畫結構和意思都是相同的。在古代文獻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特殊的變體形式。
1. 小心蹑凍,避免滑倒。
2. 他小心地蹑凍,一步一步地走在冰面上。
3. 冬天裡,人們要注意蹑凍,以免發生意外。
蹑雪、蹑行、蹑足、蹑影、蹑然
踏凍、行走、小心行進
溜凍、脫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