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賜诰的意思、賜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賜诰的解釋

朝廷封贈爵位、任命官吏的诏令。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九:“ 宣和 中, 會稽 天寧觀 道士 張若水 ……母封宜人。見其母賜誥雲:‘嘉其教子之勤,寵以宜家之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賜诰”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朝廷對官員的封贈或任命行為。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賜诰”指朝廷封贈爵位、任命官吏的诏令,即帝王或上級通過正式文書對臣子進行封賞或職位任命。其中“賜”表示上級對下級的給予,“诰”特指帝王發布的命令文書。

二、曆史演變

  1. 起源:最早見于《周禮·春官·大宗伯》,原指帝王賜予臣子的诏書,具有賞賜和任命的雙重含義。
  2. 擴展含義:後世逐漸泛化為上級對下級的正式命令或指示,如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記載,道士張若水之母因教子有方,獲朝廷“賜诰”封為“宜人”。

三、典型用例

宋代文獻中常見該詞,例如:

四、字義分解

五、相關延伸

該詞反映了古代中國“封贈制度”的特點,既包含物質賞賜,也涉及社會地位提升,是維護統治秩序的重要手段。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多見于曆史文獻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賜诰》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皇帝給予臣子或将領的诏書或封號。它的拆分部首是走和言,部首走表示走動的意思,言表示說的意思。它的筆畫數是12畫。根據《康熙字典》的查證,賜诰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後漢時期。 《賜诰》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賜詔」。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賜的寫法還有一種常見的變體是「賜」。而诰的寫法在古代有一種常見的變體是「詔」。 下面是一些關于《賜诰》的例句: 1. 皇帝賜诰給勇敢戰鬥的将領,以表彰他們的英勇事迹。 2. 接到賜诰的文官心情激動,表示将竭盡全力為皇帝服務。 3. 賜诰下達後,宴會準備開始,以慶祝這一重要事件。 與《賜诰》相關的一些組詞包括:賜予、诰命、诰敕等。近義詞可以是封賜、賜封,反義詞有剝奪、撤銷等詞語。 希望這些回答符合你的要求,如果還有任何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