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冬假的意思、冬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冬假的解釋

即寒假。 魯迅 《書信集·緻章廷謙》:“冬假中我大約未必動,研究之結果,自覺和 靈峰 之梅,并無感情,倒是和糟雞醬鴨,頗表好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冬假是現代漢語中表示特定學校假期的複合名詞,其權威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學校在冬季安排的假期,通常位于農曆春節前後,與寒假概念重合。該詞由“冬”(季節)與“假”(休息日)組合而成,屬偏正結構名詞。

示例:

“北方高校因氣候嚴寒,冬假較南方更長。”


二、特征解析

  1. 時間範圍

    集中于公曆12月至次年2月,具體時長因地域氣候、學制差異而調整。例如東北地區部分學校冬假可達40天,涵蓋元旦至元宵節時段。

  2. 社會功能

    為學生提供冬季休整周期,便于家庭團聚及參與傳統節慶(如春節、臘八節),同時規避嚴寒天氣對通勤的影響。


三、使用場景


四、詞源補充

“冬假”屬現代教育制度産物,古代典籍中未見直接記載。其形成與中國20世紀後标準化學期劃分相關,逐步替代傳統“年假”等舊稱,成為規範術語。


權威參考來源:

釋義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出版,第315頁“冬假”詞條;時間特征參照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施方案》關于學期安排的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冬假”通常指在冬季期間安排的假期,具體含義和時長因地區、文化或機構安排而有所不同。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學校場景
    在多數國家,冬假是學校學年中的一個固定假期,一般安排在12月至次年1月,覆蓋聖誕節、元旦等節日。例如:

    • 北半球國家(如中國、美國)的冬假常稱為“寒假”,持續2-4周;
    • 部分歐洲國家将聖誕假與冬假合并,學生可休息至1月初。
  2. 社會通用含義
    廣義上,冬假也可指冬季因氣候或節日原因暫停工作/學習的時段,例如:

    • 北歐國家因極夜現象,部分企業允許員工冬季彈性休假;
    • 日本将新年假期(12月29日-1月3日)視為冬假。
  3. 特殊用途
    某些領域有特定用法:

    • 旅遊業稱冬季旅行淡季為“冬假期”,推出促銷活動;
    • 南極科考站将南極冬季(4-10月)的封閉期稱為冬假。

注意事項:具體時間需參考當地校曆、公司政策或文化習慣。例如中國中小學寒假通常從1月中旬至2月中旬,而澳大利亞的冬假則在6-7月(南半球冬季)。

别人正在浏覽...

鼇頭獨占百口難分笨家夥布武層曲辭指促裝戴眉含齒道定得勿定風波令嵽霓鬥魁督造二紅房山石經非禍高架路根方差管片官舟古樂黃采忽恍漸悟矯國更俗郊燎絞痛交通大學膠柱鼓瑟久長玃猴老墈梨花月崚峋六石弓沴疫毛遂堕井冥行盲索辟支佛契約全能熱心腸冗複纔方善志紹興和議食白使性謗氣訟靈通譜透明紙晩嫁握發吐飧卧牛城無眚無妄之禍象院歇店協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