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玃猴的意思、玃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玃猴的解釋

猴類。 宋 蘇轼 《壽州李定少卿出餞城東龍潭上》詩:“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驚呼聚玃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玃猴是漢語中的古生物名詞,特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的一種大型猿猴類動物,其釋義與文獻引用如下:


一、基本釋義

玃猴(拼音:jué hóu),又稱“玃”或“猳玃”,指古代傳說中的巨猿,體型壯碩、性情兇猛,常見于山林。

《漢語大詞典》 釋為:“獸名,猿屬。狀如猕猴而大,色蒼黑,能攫持人。” (來源:漢語大詞典


二、古代文獻考據

  1. 《說文解字》(東漢·許慎)

    稱“玃”為“母猴”,注:“母猴,獼猴也,似人而大。” (來源:說文解字注

  2. 《爾雅·釋獸》(先秦)

    歸為猿類,與“猱”“猨”并列,描述其“善攀援,長臂”。

  3.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

    載:“玃猴生南方山林,長丈餘,腳如長劍”,并提及其骨可入藥。 (來源:本草綱目線上閱讀


三、生物學對應與現代考辨

現代學者多認為“玃猴”可能對應亞洲大型靈長類,如:


四、字形演變與文化意象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李時珍. 《本草綱目》(校注本)[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3. 郭郛. 《中國古代動物學史》[M]. 科學出版社, 1999.

網絡擴展解釋

“玃猴”一詞中的“玃”單獨指代一種大猴,而現代生物學中并無“玃猴”這一特定物種名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關于“玃”的含義

“玃”讀作jué,古漢語中指體型較大的猴子。其字形結構為左右結構,部首為“犭”(反犬旁),筆順複雜,共23畫。

二、現代相關猴類補充

雖然“玃猴”并非現代科學分類中的物種,但南美洲存在一種與“猴”相關且體型極小的物種——狨猴(又稱拇指猴):

  1. 體型特征:成年狨猴體長僅10-15厘米,體重50-120克,幼崽甚至可小如蠶豆(約13克)。
  2. 生活習性:栖息于亞馬遜雨林,行動敏捷,以昆蟲、樹液為食;具有纏繞性長尾,頭部圓潤無頰囊。
  3. 社會行為:雄猴承擔育兒責任,群體通過高頻叫聲交流。

三、可能的混淆點

“玃”與“狨”的差異顯著:

建議:若需研究古籍中的“玃猴”,可參考《說文解字》等文獻;若關注現代猴類,可進一步查閱狨猴相關生物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嗶嘰補充材女樂長壯出鏡輴輴挫磨呆詞得步進步吊民動因多怎覆映共同交際語龜手合情戶部回腸九轉輝光放電灰化婚齡昏湎疆候将無同減鐵噭嘑季節機劇競絿獗豎軍匠開元通寶克日撂挑子列代禮遺麗章辘轳刼緑扇祢祖泡蜑配俪輕工業部青龍疏肉父三惡趣讪不搭的深山密林舍然侍祭失寐隋堤天陳同生望前望雲骓微雕維妙維肖未形之患先行後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