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房山石經的意思、房山石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房山石經的解釋

房山 石刻經書。在 北京市 房山縣 大房山 中。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畿輔·房山縣石經》:“ 大房山 ,在京師 房山縣 境内,俗名 小西天 是也。 隋 大業 間,僧 靜琬 募金錢鑿石為闆,刻藏經傳後,至 唐 貞觀 僅完《大涅槃》一部。其後法嗣繼其功,直至 完顔 時始成,貯洞者七,穴者二;封以石門,鎖以浮屠。”解放後,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房山石經是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遺産,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房山石經指刻于北京市房山區大房山中的佛教石刻經文群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刻佛經。其名稱來源于地理位置和載體形式。

二、曆史沿革

  1. 肇始于隋代:隋大業年間(605-618年),靜琬法師為保存佛經,募資鑿石刻經,最初完成《大涅槃經》的刻制。
  2. 延續千年:曆經唐、遼、金等朝代,由曆代僧人接力刻制,至金代(12世紀)才基本完成全部工程,耗時近600年。

三、内容與保存

四、文化地位

五、其他信息

建議實地探訪房山雲居寺,可近距離觀摩部分開放展示的石經碑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房山石經的意思

《房山石經》是指刻有佛教經文的石碑,這些石碑最早出現于中國北魏時期。之所以稱為房山石經,是因為最早的發現地點是在北京市房山區。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房山石經》的拆分部首是“石”,表示與石有關,而它的筆畫數為14畫。

來源

《房山石經》最早的發現是在明代萬曆年間,當時的大藏經師李中書偶然在房山采石場發現了一塊刻有佛教經文的石碑。從此以後,人們開始在房山區各處發現了更多的石碑,逐漸形成了規模龐大的佛教石刻遺産。

繁體字

沒有具體的繁體字版本,因為《房山石經》是指一類石碑,而非特定的一塊碑文。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字典,房山石經的寫法沒有發生變化,仍然是“房山石經”。

例句

1. 這塊房山石經是中國佛教石刻藝術的珍貴遺産。

2. 研究房山石經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古代佛教文化的傳播。

組詞

1. 房山:指北京市房山區的地名。

2. 石碑:刻有文字或圖案的石頭。

3. 佛教:一種宗教信仰。

4. 石刻:在石頭上刻畫或雕刻文字或圖案。

近義詞

1. 石刻:指在石頭上刻畫或雕刻文字或圖案。

2. 佛教石碑:刻有佛教經文或圖像的石碑。

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将房山石經與其他類型的石刻進行對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