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冬假的意思、冬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冬假的解释

即寒假。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冬假中我大约未必动,研究之结果,自觉和 灵峰 之梅,并无感情,倒是和糟鸡酱鸭,颇表好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冬假是现代汉语中表示特定学校假期的复合名词,其权威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学校在冬季安排的假期,通常位于农历春节前后,与寒假概念重合。该词由“冬”(季节)与“假”(休息日)组合而成,属偏正结构名词。

示例:

“北方高校因气候严寒,冬假较南方更长。”


二、特征解析

  1. 时间范围

    集中于公历12月至次年2月,具体时长因地域气候、学制差异而调整。例如东北地区部分学校冬假可达40天,涵盖元旦至元宵节时段。

  2. 社会功能

    为学生提供冬季休整周期,便于家庭团聚及参与传统节庆(如春节、腊八节),同时规避严寒天气对通勤的影响。


三、使用场景


四、词源补充

“冬假”属现代教育制度产物,古代典籍中未见直接记载。其形成与中国20世纪后标准化学期划分相关,逐步替代传统“年假”等旧称,成为规范术语。


权威参考来源:

释义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出版,第315页“冬假”词条;时间特征参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关于学期安排的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冬假”通常指在冬季期间安排的假期,具体含义和时长因地区、文化或机构安排而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学校场景
    在多数国家,冬假是学校学年中的一个固定假期,一般安排在12月至次年1月,覆盖圣诞节、元旦等节日。例如:

    • 北半球国家(如中国、美国)的冬假常称为“寒假”,持续2-4周;
    • 部分欧洲国家将圣诞假与冬假合并,学生可休息至1月初。
  2. 社会通用含义
    广义上,冬假也可指冬季因气候或节日原因暂停工作/学习的时段,例如:

    • 北欧国家因极夜现象,部分企业允许员工冬季弹性休假;
    • 日本将新年假期(12月29日-1月3日)视为冬假。
  3. 特殊用途
    某些领域有特定用法:

    • 旅游业称冬季旅行淡季为“冬假期”,推出促销活动;
    • 南极科考站将南极冬季(4-10月)的封闭期称为冬假。

注意事项:具体时间需参考当地校历、公司政策或文化习惯。例如中国中小学寒假通常从1月中旬至2月中旬,而澳大利亚的冬假则在6-7月(南半球冬季)。

别人正在浏览...

熬眼白头帖子版檄辩口利舌并州儿不务正业不咱彩坊驰檄砥廉峻隅地主阶级贩夫驺卒放屁添风翻空烦悗蜂附云集覆醢高分子公寝广宇海田和弹鸿庇藉草枕块桀猾稽任酒户痀慺军灶军阵开夜车狂悍匡饰蓝田种玉涝害疗理李夫人灵士末游南岳寿攀配朋爱贫无立锥之地迫压潜精研思阙员绕指深信施贶侍坐松文特护天民外日晚月吾等忤怨小命儿销印禊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