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頒布的意思、頒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頒布的解釋

[issue;promulgate] 公布[法令、條例等]。政府機關或人民團體,将其研拟的法令規章、行政措施和所屬成員的權利義務有關的諸事宜,依法公布周知

詳細解釋

亦作“ 頒佈 ”。謂公布、頒發法令、條例等。 宋 曾鞏 《謝元豐三年曆日表》:“竊以修人事者,必以正時;明天道者,在於治曆。爰從頒布,俾一奉承。”《水浒傳》第七一回:“ 宋江 當日大設筵席,親捧兵符印信,頒布號令。”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五:“《組織條例》是四月十二日頒佈的,到了六月二十一日又經過修改。” 丁玲 《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寫在前邊》:“剛想寫分土地第二部分,《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了,便參加了土地會議。”


見“ 頒布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頒布"是現代漢語中表示權威性發布行為的核心詞彙。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解釋,該詞指"政府或立法機關正式公布法律、法令、條例等文件,使其生效"(商務印書館,2016,p.45)。其構詞法由"頒"和"布"兩個語素複合構成,"頒"取《說文解字》"分賜也"之本義,表正式授予;"布"據《漢語大詞典》載含"宣告、傳播"之意,二者結合形成"正式宣告并推行"的核心語義。

在語法特征上,《現代漢語動詞用法詞典》将其歸類為及物動詞,常與"法令""政策""條例"等具有法定效力的名詞搭配使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p.78)。《辭海》特别強調該詞具有自上而下的實施特征,多用于國家權力機關向全體公民公示重要法規的行為(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p.312)。

從語義演變考察,《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顯示,"頒布"在宋代已見文書用例,如《宋史·職官志》載"凡法令之制,必頒布于天下",其"正式公示"的古今義保持高度一緻性(商務印書館,2005,p.22)。現代用法中,《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特别指出該詞具有"程式合法性"和"實施強制性"的雙重内涵(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p.37)。

近義詞體系包含"發布""公布"等,但《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辨析指出,"頒布"特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權威發布,區别于普通信息的"發布"(語文出版社,2015,p.89)。反義詞則包括"廢止""撤銷"等表示終止法規效力的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頒布”是一個具有權威性和正式性的漢語詞語,主要用于描述政府、機構或團體依法公開宣布重要法令、規章或條例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頒布”指政府機關、人民團體或權威機構将已制定的法令、條例、政策等正式向公衆公布,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或約束力。例如:“新頒布的《教師法》今日起施行”。

二、權威性與適用範圍

  1. 主體:通常由高級别機關或領導人執行,如國家政府、立法機構等(提到“頒布者一般是高級領導機關或成員”)。
  2. 内容:多為具有強制性的法規、章程等,如《獎懲條例》《曆法》等(參考、4、5)。

三、曆史用例與出處

四、近義詞辨析

與“頒布”易混淆的詞語包括:

五、常見搭配與例句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案例,可查看來源網頁(如、6)。

别人正在浏覽...

百離變動不居比各碧濑材具殘樽逞富瞠目挢舌城鄉差别串戲聰明睿智大發議論大誅點補蕃樂俘纍浮收麸桃高根高卓管城穎畫諾椒雞金罂子卷班崆嵌勞動強度兩手加額六脈龍鳳帖孟浩然命材内大臣撚神撚鬼牛飲旁睨漰灂平賦罷于奔命钤結秦關茕嫠群集冗劇柔範生榮沒哀身口侍曹首陽瘦恹恹爍玉流金鲐顔灘工田迳替力同雠玩兵罔沕微微了了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