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鎖閉。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天下有道》:“天地鈐結,陰陽隔閉。”
(2).鉗口結舌。 唐 無名氏 《隋炀帝海山記下》:“或有鯁言,又令賜死,臣下相顧,鈐結自全。”
“钤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鎖閉
指事物被封閉或限制的狀态。例如漢代嚴遵《道德指歸論·天下有道》中提到的“天地鈐結,陰陽隔閉”,此處以“天地”與“陰陽”的閉合象征自然秩序的嚴密性。
鉗口結舌
形容因恐懼或壓力而不敢說話。如唐代無名氏在《隋炀帝海山記下》中描述臣子們面對暴政時“鈐結自全”,即因畏懼懲罰而保持沉默。
部分網絡資料(如)将“钤結”解釋為“通過交往建立聯繫”,但此釋義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為誤傳,建議以鎖閉、緘默兩義為主。
如需更詳細的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道德指歸論》及《隋炀帝海山記》相關章節。
《钤結》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封閉、固定、密封或結合等。在古代,也常用來表示籤字蓋章的動作。
《钤結》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钅(金部)和結(纟部)。它的拼音是qián jié。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钤結》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被認為是由古代印章的結印形制演變而來。它也有繁體字的版本,即「籤結」。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代有所不同。以《钤結》為例,它的古代寫法為「牽結」。這種寫法把現代的兩個部首合并成一個字形,表示結合、牽連或聯繫的意思。
1. 這個協議钤結了兩國的合作關系。
2. 他在合同上蓋上了自己的钤。
1. 钤章:指用作封口或認證之用的印章。
2. 钤印:指用印章蓋印,封閉文件或作為認證的行為。
1. 固定:指使某物保持在一定的位置、狀态或關系。
2. 封閉:指把物體或空間封死或封起來。
1. 松散:指沒有牢固結合或關聯的狀态。
2. 解開:指把封閉或結合的物品打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