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畫諾的意思、畫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畫諾的解釋

(1).舊時主管官員在文書上籤字,表示同意照辦。《後漢書·黨锢傳序》:“後 汝南 太守 宗資 任功曹 範滂 , 南陽 太守 成瑨 亦委功曹 岑晊 ,二郡又為謡曰:‘ 汝南 太守 範孟博 , 南陽 宗資 主畫諾。 南陽 太守 岑公孝 , 弘農 成瑨 但坐嘯。’” 王先謙 集解引 惠士奇 曰:“諾,猶今施行,謂之畫諾。”《北史·令狐整傳》:“刺史 魏 東陽王 元榮 辟 整 為主簿…… 榮 器 整 德望,嘗謂僚屬曰:‘ 令狐延保 ,西州令望,方成重器,豈州郡之職所可縶維?但一日千裡,必基武步,寡人當委以庶務,畫諾而已。’”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考史四》:“《唐六典》:‘太子令書畫諾。’本朝 至道 初改為準。此東宮畫諾也…… 梁 江州 刺史 陳伯之 目不識書,得文牒辭訟,惟作大諾,則郡守刺史亦畫諾矣。”

(2).泛指同意、贊成。《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虛無黨》:“當時之政府既極婪戾,則此之主義,必能為多數國民之所畫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畫諾”是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方面:

  1. 古代行政術語
    指舊時主管官員在文書上籤字,表示批準或同意施行。例如《後漢書》記載的“南陽宗資主畫諾”,即官員通過籤字确認文書生效。唐代《困學紀聞》提到太子處理政務時需“畫諾”,宋代改為“準”字,說明這一制度在不同朝代有所演變。

  2. 廣義的同意與認可
    近代引申為對事物的贊成,如辛亥革命前的文獻《虛無黨》中“為多數國民之所畫諾”,即表達群體性認可。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畫諾的意思

《畫諾》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用繪畫的方式表達承諾或者許諾。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畫諾》由“畫”和“諾”兩個字組成。

來源

《畫諾》一詞起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通過繪畫表達和傳遞信誓旦旦的承諾或許諾的一種方式。

繁體

《畫諾》的繁體字為「畫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但整體來說,《畫諾》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和現代相似。

例句

1. 他用畫筆畫下了一副畫作,畫中諾言傳達着他的深情。

2. 她隔三差五給我畫張小畫,每幅畫上都寫着美好的諾言。

組詞

畫卷、畫家、畫廊、諾言、承諾、許諾

近義詞

繪諾、描諾、說諾、講諾

反義詞

摒棄、違背、不守諾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