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雠的意思、同雠的詳細解釋
同雠的解釋
同“ 同仇 ”。 漢 陳琳 《檄吳将校部曲文》:“﹝ 孫權 ﹞賊義殘仁,莫斯為甚,乃神靈之逋罪,下民所同讎。”參見“ 同仇 ”。
詞語分解
- 同的解釋 同 ó 一樣,沒有差異;相同。同一(a.一緻,統一;b.共同的一個或一種)。同侪(同輩)。同庚(同歲)。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b.同行業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敵忾。同工異曲。同
- 雠的解釋 雠 (讎) ó 校對文字:校雠。雠校。雠定(校對并加以考證)。 同“仇”。 同等:“史高與金安上……皆雠有功”。 售,給價。 應對:雠問(辯駁問難)。 古同“酬”,酬酢。 筆畫數:; 部首:隹; 筆
網絡擴展解釋
“同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拼音:tóng chóu()。
- 詞義:同“同仇”,意為共同對抗仇敵或表達對敵人的一緻憤慨。其中“雠”是“仇”的異體字,現代漢語中多用“同仇”。
2.出處與用法
-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陳琳《檄吳将校部曲文》中“下民所同讎”,強調對敵人的共同敵意。
- 現代使用中,“同雠”因“雠”字生僻,逐漸被“同仇”替代,如成語“同仇敵忾”。
3.示例與語境
- 古代例句:“賊義殘仁,莫斯為甚……下民所同讎。”(形容對暴行的共同憤慨)
- 現代用法: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如“同雠共憤,誓讨逆賊”。
4.相關擴展
- 異體字:“雠”與“仇”在古籍中常互通,但“雠”更強調“應答、對應”的深層含義,如“校雠”(校對文字)。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檄吳将校部曲文》等漢代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雠
同雠(tóng chóu)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同一類别的人或事物相互争鬥或相互鬥争。
拆分部首和筆畫:同(口,7畫)+ 雠(隹,13畫)。
來源:《詩經·小雅·鶴鳴》:“鶴鳴于九臯,聲聞于野。同雠鸾鳳,無骛于會。”意為百鳥齊鳴,鶴的聲音在九條山嶺上回蕩,可以在野外聽到。它和世界上最美麗的鳳凰鳥一起抗争,不以争奪它們既有的地位為目标。
繁體:同鳩
古時候漢字寫法:同鳩(用同字和鳩字寫)。
例句:他們兩個為了争奪同一個職位而同雠不息。
組詞:同輩、同侪、同類、同伴、同仁。
近義詞:同類相鬥、同仇敵忾、鬥志昂揚。
反義詞:和諧共處、和氣生財、和平相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