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嚴刻地指摘。《新唐書·李宗闵傳》:“舉賢良方正,與 牛僧孺 詆切時政,觸宰相, 李吉甫 惡之,補 洛陽 尉。”《新唐書·劉子玄傳》:“ 楚客 等惡其言詆切,謂諸史官曰:‘是子作書,欲緻吾何地?’”
"诋切"是由"诋"與"切"構成的複合詞。《漢語大詞典》(第2版)記載:"诋"本義為誣蔑、毀謗,《說文解字》訓作"诃也",段玉裁注"诃者,大言而怒也";"切"在《廣雅》中解作"責也",含急切批評之意。二者組合後形成新義項,指用嚴厲言辭指責過錯,常見于古代文獻對谏诤行為的描述,如《後漢書·李雲傳》載"忠臣切言"即屬此類表達。
該詞在《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被歸入"貶責"語義場,強調批評的直率性與尖銳性,近義詞有"切責""诋诃"等。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學術批評領域,如《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20年第3期載文"以诋切之筆勘正訛誤",即指嚴謹的校勘态度。
構詞法層面,"诋切"屬同義複詞,二字均含責備義項,通過并列結構強化語義強度。語音學角度,"诋"為端母字,"切"屬清母字,雙聲關系使詞語更具力度感,符合其語義特征。
“诋切”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dǐ qiē,其核心含義是嚴刻地指摘,即用嚴厲、尖銳的方式批評或指責他人。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探究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語境,可查閱《新唐書》相關章節。
埃郁保溫拔羣出萃茀星楚女真出死入生初旬大奸似忠鞮鞻帝宇剬削督課發采隔礙跟前工種苟祿何從河廳紅女花田降佑祭哜寖大荊雞浚溝考辰拉伸閵轹龍篆賣命迷戀冥頑不化暮氣沉沉排鐘魄兆樵漁傾躁筌蹏日出處天子軟木磚上逆善女聖母峰世業肅疏貪垢陶陶兀兀特洛伊木馬調絃稊秕剔抉庭園退食玩俗畏愛下軍鰕鲊謝筆西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