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何從的意思、何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何從的解釋

(1).猶怎麼辦。多用于對問題的抉擇。《史記·大宛列傳》:“﹝ 宛 貴人﹞約曰:‘ 漢 毋攻我。我盡出善馬,恣所取,而給 漢 軍食。即不聽,我盡殺善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漢 軍熟計之,何從?’”

(2).從何處,從哪兒。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見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亂者,何從而得之?” 魯迅 《書信集·緻曹聚仁》:“ 中國 文字如此之難,工農何從看起?”

(3).猶何嘗,何曾。《白雪遺音·馬頭調·又是想來》:“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從有真心。”《紅樓夢》第一百回:“我這個丫頭,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從還是個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何從”作為漢語複合詞,在古漢語與現代語境中存在以下核心釋義:

一、疑問代詞+動詞的複合用法

表示“依據什麼選擇”或“如何跟隨”,常見于古漢語疑問句式。例如《楚辭·蔔居》中“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指代對行動方向的抉擇困惑,該用法被《漢語大詞典》收錄為經典疑問結構。

二、介詞結構倒裝的固定搭配

在早期白話文中,“何從”可視為“從何”的倒裝,表動作起點。如《醒世恒言》中“何從得知此事”,等同于“從哪裡得知”,《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将其歸類為介詞賓語前置現象。

三、現代漢語的受限使用

當代主要保留在成語“何去何從”中,表達重大決策時的猶豫狀态。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其書面語屬性,強調該詞已不作為獨立詞彙使用。

四、訓诂學視角的拓展分析

《說文解字段注》指出“從”字本義為“相聽也”,故“何從”隱含着對聽從對象的價值判斷。《漢字源流精解》進一步闡釋該詞包含“主體在多重可能性中的認知困境”。

網絡擴展解釋

“何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表示對問題的抉擇(怎麼辦)

指在面臨選擇時表達困惑或猶豫,相當于“如何決定”。
例句:


二、表示來源或方向(從何處)

用于疑問句中,詢問地點或事物的來源,相當于“從哪裡”“從哪兒”。
例句:


三、表示否定或反問(何嘗、何曾)

通過反問語氣強調“未曾”或“沒有”,帶有否定意味。
例句:


“何從”的三種用法均體現古漢語的簡潔性與多義性,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楚辭》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埃菲爾鐵塔白檀常法城溝度脫凡事浮蒼付與高棟虼蜋皮功夫鈎考行間衡嶽荷塘虹旍黃桷樹降低借詞介靜接餘究年凱唱饋食流棍龍山落帽風論價羅紋硯露庭末堂慕尼黑政策内朝跑堂兒的貧塉僻然橋冢染院任重道遠宂員柔武三惑搔背埽眉才商通姗诮蛇入筩中曲性在甩臉子刷拉水堨疏籁樹心司典縮項鳊條晰提參銅山西崩,洛鐘東應投托土神皖派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