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怎麼辦。多用于對問題的抉擇。《史記·大宛列傳》:“﹝ 宛 貴人﹞約曰:‘ 漢 毋攻我。我盡出善馬,恣所取,而給 漢 軍食。即不聽,我盡殺善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漢 軍熟計之,何從?’”
(2).從何處,從哪兒。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見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亂者,何從而得之?” 魯迅 《書信集·緻曹聚仁》:“ 中國 文字如此之難,工農何從看起?”
(3).猶何嘗,何曾。《白雪遺音·馬頭調·又是想來》:“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從有真心。”《紅樓夢》第一百回:“我這個丫頭,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從還是個娘?”
“何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在面臨選擇時表達困惑或猶豫,相當于“如何決定”。
例句:
用于疑問句中,詢問地點或事物的來源,相當于“從哪裡”“從哪兒”。
例句:
通過反問語氣強調“未曾”或“沒有”,帶有否定意味。
例句:
“何從”的三種用法均體現古漢語的簡潔性與多義性,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楚辭》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
何從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從何處開始或從何處得知。在現代使用中,主要用于表示疑問和困惑的情感。
何從的第一個字“何”是由“人”部首組成,共有7個筆畫;第二個字“從”是由“人”部首組成,共有4個筆畫。
何從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蔡邕傳》中。在繁體字中,何從的寫法為「何從」。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何從的構字方式有一些差異。例如,古代的何從字在上面加了一個類似于“宀”的頭部,表示從何處得知,與現代的寫法稍有不同。
1. 我們該何從開始解決這個問題呢?
2. 面對困難,他不知何從下手。
何去何從、無從何起、從何而來、入木三分、初涉江湖
如何、怎樣、哪裡、何處
明晰、明了、明白、清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