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使性的意思、使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使性的解釋

亦作“ 使性子 ”。謂發脾氣;任性。 明 賈仲明 《對玉梳》第一折:“俺娘見他沒東西了,日日撚他去,他一口氣成病,使性兒出去了。”《水浒傳》第五四回:“ 李逵 懼怕 羅真人 法術,十分小心伏侍 公孫勝 ,那裡敢使性。”《 * 詞話》第四一回:“ 李桂姐 聽了,一聲兒沒言語,一日隻和 吳銀兒 使性子,兩個不説話。”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七:“ 老孫太太 說:‘姑娘可别使性,這是老規矩,哪個新娘也得喝。’”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二四章:“‘你走!你走!讓我一個人睡一覺!’她使性子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使性”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内容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使性”指代發脾氣、任性的行為,常帶有情緒化或固執的特點。該詞多見于口語和文學作品中,與“使性子”含義相同。例如:

二、出處與用例

  1. 古典文學中的體現
    該詞頻繁出現在明清小說中,如:

    • 《對玉梳》中人物因被驅趕“使性兒出走”;
    • 《水浒傳》描寫李逵因懼怕法術而“不敢使性”;
    • 《金瓶梅詞話》中李桂姐與吳銀兒“使性子不說話”。
  2. 現代用法
    現多用于描述因情緒失控表現出的任性行為,如周立波《暴風驟雨》中提到的“新娘使性不喝酒”。

三、近義詞與語境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使性”與“任性”略有差異,前者更強調因情緒驅動而突然發作的行為,後者則偏向長期性格特征。此外,部分方言中可能擴展為“固執己見”的引申義。

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詞典和文學作品的解釋,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使性

使性(shǐ xìng)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拆分部首為“⺤”和“⺥”,共有11個筆畫。使性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儒家經典《左傳》中的一句話:“官雖小,使性所為則大矣。”意指不論官職大小,隻要能夠恪守天性去行事,那就是一種偉大的行為。

在繁體字中,使性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它是“使”和“性”的組合,通過合理運用筆畫與結構的拆分以及組合方式,以傳遞着詞語的意義。

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使性的寫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可能會有所變化。然而,盡管字形可能改變,但詞義基本上沒有變化,仍然指代堅守天性行事的意義。

以下是一些有關使性的例句:

1.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使性自然地去應對。

2. 他是一個使性之人,一直秉持着正直和誠實的原則。

3. 學習曆史可以使性多了解不同時代的人們的生活方式。

其他與使性相關的詞語有:

組詞:使命、使壞、行使、觸發、才性、本性

近義詞:本色、本位、天然、自然、天性

反義詞:違性、畏縮、自私、虛僞、背道而馳

通過對使性的解析,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個詞語在漢字的組成、來源及其在古代和現代的用法變化。使性代表了堅守自己天性去行動的行為,它是一種積極向上、值得贊揚的品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