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揮戈而使日卻行。語本《淮南子·覽冥訓》:“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 高誘 注:“撝日令反,卻行三舍。” 漢 王充 《論衡·感虛》:“使聖人麾日,日終不反, 陽公 何人,而使日反乎?”參見“ 揮戈回日 ”。
“麾日”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uī rì,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字面分解
象征意義
通常用于形容權威人物或領導者,強調其能力足以指引他人行動,甚至改變看似不可動搖的局面。
曆史典故
源自《淮南子·覽冥訓》中“魯陽公揮戈退日”的故事:
魯陽公與韓交戰至日暮,他揮動戈矛指向太陽,竟使太陽倒退三舍(即三座星宿的距離)。
此典故被漢代王充《論衡·感虛》引用,進一步強化了“人力可逆天”的傳奇色彩。
相關成語
“麾日”與“揮戈回日”同源,均比喻以超凡能力扭轉乾坤。
通過以上解析,可見“麾日”兼具曆史典故的傳奇色彩與領導權威的象征意義,是漢語中一個富有畫面感的成語。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淮南子》或《論衡》相關篇章。
《麾日》是一個漢字詞,由“麾”和“日”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對該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麻(麾)、日
拆分筆畫:麻(麾)- 17畫,日 - 4畫
《麾》是指用鞭、旗、幡等物來指揮、指示。《日》表示太陽、光明。
麾日的繁體字為「麾日」。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麾日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1. 将軍手持麾旗,麾日指揮士兵前進。
2. 天空中升起明亮的麾日,照亮了整個大地。
組詞:麾下、指麾、麾令、麾臨、麾旗
近義詞:指揮、指示、揮動、指引、執掌
反義詞:迷失、混亂、錯誤、猶豫、停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