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猷的意思、大猷的詳細解釋
大猷的解釋
謂治國大道。《詩·小雅·巧言》:“奕奕寝廟,君子作之;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鄭玄 箋:“猷,道也;大道,治國之禮法。” 晉 潘嶽 《楊荊州诔》:“弈世丕顯,允迪大猷。”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請上尊號第二表>》:“伏惟陛下略撝謙之小節,弘祖宗之大猷。” 姚華 《論文後編》:“大凡潤色鴻業,粉澤大猷,廊廟之文,皆以典重為歸,其所根柢,莫先《堯典》。”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猷的解釋 猷 ó 計謀,打算,謀劃:新猷。宏猷。鴻猷。 筆畫數:; 部首:犬;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大猷”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à yóu,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含義
- 治國大道:指治理國家的重大方略或禮法制度,源自《詩經·小雅·巧言》中的“秩秩大猷,聖人莫之”,鄭玄注解為“大道,治國之禮法”。
- 重大決策/計劃:由“大”(重大)和“猷”(謀劃)組成,引申為具有戰略意義的決策或行動,如軍事、政治等領域的重大規劃。
2.曆史與文獻來源
- 古代典籍中多次出現,如唐代白居易《為宰相請上尊號第二表》中用“弘祖宗之大猷”表達對治國方略的尊崇。
- 曆史人物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的名字即取此意,體現戰略謀劃的寓意。
3.應用場景
- 政治領域:如稱頌國家政策或帝王治國之道。
- 軍事領域:如形容戰略布局,如俞大猷的抗倭策略。
- 文學創作:用于贊頌宏大規劃,如姚華在《論文後編》中以“粉澤大猷”形容潤色國家大業的文章。
4.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包括“宏圖”“方略”等,反義詞可對應“瑣務”“末節”。
- 在當代語境中,可用于比喻企業戰略、社會發展規劃等宏觀層面的設計。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猷》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 大猷(dà yóu)是指重大的決策、明智的政策或計劃。它常用于形容國家、組織或個人在重要事務上所做出的明智決策或指導。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大猷的拆分部首是犬(犭)和犬(犭)。它的總筆畫數是16畫。
來源和繁體:
- 大猷是漢字組詞,其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漢語。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大猶」。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時候,「大猷」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形态大緻相似,由犬和犬組成。
例句:
- 政府的大猷在解決社會問題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組詞:
- 大猷沒有常見的組詞。
近義詞:
- 大智、高明、英明
反義詞:
- 短視、愚蠢、草率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需更多相關内容,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