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指電報。 清 李鴻章 《緻淩筱柟書》:“至如請覲、遣使、銅綫、鐵路……必須通盤籌畫。”
銅線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曆史含義
舊時指電報線路。清代李鴻章在書信中提到“銅線”與鐵路等事務并列,需統籌規劃。這一用法反映了19世紀電報技術引入中國時,銅作為導體的早期應用場景。
現代定義
指銅制成的線狀材料,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廣泛用于電線、電纜、儀器制造等領域。
物理性質
應用領域
在成語中,“銅線”可比喻家庭貧困、生活困苦,形容經濟拮據如絲線般脆弱。例如:“他家境如銅線,卻堅持供子女讀書。”
銅線在現代工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其導電性優勢使其成為銀的替代品(銀成本高且産量低)。若需了解銅線規格(如BV、BVR等)或力學性能(如抗拉強度≥315),可參考專業材料标準。
銅線是指由銅制成的線狀物。它通常用于各種電氣和機械設備中,作為導電材料和連接器。
銅線的拆分部首是钅(鈎)和⺥(纟),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銅線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最初的形狀是由一根銅條彎曲而成。隨着科技的進步,銅線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在繁體字中,銅線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銅線的寫法略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銅線的寫法是「銅線」。
1. 電工用銅線連接電路元件。
2. 制作珠寶首飾常常使用銅線作為串珠材料。
1. 銅杆:由銅制成的杆狀物。
2. 銅闆:由銅制成的闆狀物。
3. 銅質:與銅相關的特征或性質。
銅絲、銅絞線、銅導線
銀線、鋼線、鋁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