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潔淨大氣被有害氣體和懸浮物質微粒污染的現象。大氣污染不僅對天氣和氣候發生影響,而且對人類生活、動植物生長、工業産品質量和建築物的使用壽命等都有很大危害。采取一定的淨化防護措施,可以防止或減輕污染。
大氣污染是指因自然或人為活動導緻有害物質進入大氣層,使其濃度超過正常水平并持續一定時間,從而危害人體健康、生态系統及氣候環境的現象。以下從五個方面詳細解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當大氣中人為污染物的濃度和持續時間足以危害公共衛生,并影響人類、動植物的正常生存時,即構成大氣污染。其形成需滿足兩個關鍵條件:污染物濃度達到有害程度、在大氣中滞留足夠時間。
通過推廣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安裝污染處理設備(如脫硫裝置)、制定排放标準等手段減少污染物輸入,同時加強大氣自淨能力監測。
擴展說明:潔淨空氣中氮(78.06%)、氧(20.95%)、氩(0.93%)占比達99.94%,污染物會打破這種平衡。當前全球主要關注PM2.5、臭氧層破壞等新型污染問題。
大氣污染:空氣中有害物質超過一定限值,對人類健康和環境質量産生負面影響。
拆分部首:大(一丨) 氣(氣) 污(氵巫口) 染(木乚)
筆畫:大(3畫) 氣(4畫) 污(6畫) 染(9畫)
來源:大氣污染一詞源自中文。繁體字為大氣污染。
據了解,古代漢字寫法中"大氣污染"的寫法并無明确記載。對于這個詞,目前隻存在現代标準化的字形寫法。
近些年來,隨着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大氣污染日益嚴重。
與大氣污染相關的詞彙有:空氣質量、污染源、碳排放、燃燒排放、尾氣等。
空氣污染、大氣環境污染
清新空氣、良好空氣質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