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6*法;楷模。《漢書·王莽傳上》:“陛下奉天洪範,心合寶龜,膺受元命,豫知成敗。”《晉書·皇甫谧傳》:“子其鑒先哲之洪範,副聖朝之虛心。” 清 王韬 《甕牖馀談·英人倍根》:“其人固碌碌無足取也,然其所著之書,則後二百五年之洪範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洪範漢語 快速查詢。
“洪範”是中國古代典籍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洪”意為“大”,“範”指“法度、規範”,合稱即“統治大法”或“根本法則”。該詞源自《尚書·周書》中的《洪範》篇,相傳為箕子向周武王陳述的治國綱領。
核心内容
《洪範》提出“九疇”(九類治國原則),包括:
思想定位
被視為中國古代政治哲學的重要文獻,強調通過規則體系建構文明秩序。
後引申為“楷模”“典範”,如《漢書》用“洪範”贊譽帝王治術。現代語境中,可指代文明秩序的基本準則。
如需了解《洪範》九疇的完整内容,可查閱《尚書》原文或相關曆史研究著作。
洪範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表示泛指宏大、廣闊的範圍或程度。在古代文獻中,洪範也用來指代洪水泛濫的意思。
洪範的拆分部首是水,也就是“氵”,作為洪範的邊旁部首。
洪範總共包含10個筆畫。
洪範最早出現在《尚書·虞書·大禹谟》一篇中,描述了大禹治水的事迹。之後,洪範的泛指意義逐漸擴展。
洪範的繁體字為「洪範」。
在古代,洪範的漢字寫法相對簡化,常用的寫法為「洪梵」。
1. 他的影響籠罩了整個行業,他的才華可謂是洪範之才。
2. 這場洪範般的雨暴導緻了嚴重的洪水災害。
洪範沒有固定的組詞,可以根據需要和語境進行組合。
洪範的近義詞包括:廣泛、浩大、廣闊、宏大。
洪範的反義詞包括:狹小、有限、狹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