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割包剪柳的意思、割包剪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割包剪柳的解釋

見“ 割包翦縷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割包剪柳"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現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其含義需結合字面與引申義理解:


一、字面拆解與古義溯源

  1. 割包

    指割開他人包裹(錢袋)行竊的行為。元代文獻《東南紀聞》記載:"割包剪绺,白日攫物于市","割包"即盜賊趁人不備割破錢袋竊取財物。此義與"剪绺"(剪斷系錢袋的繩子)同屬偷盜手段 。

  2. 剪柳

    本義為剪斷柳條,但在宋元時期演變為盜竊隱語。南宋《武林舊事》描述市井亂象時,将"剪柳"列為偷竊伎倆之一,特指在人群密集處(如柳樹成蔭的集市)行竊 。


二、成語合成後的核心含義

"割包剪柳"合并後泛指扒竊、偷盜行為,強調手法隱蔽、動作敏捷,常見于三種語境:


三、現代使用與語義延伸

當代漢語中,該詞已罕見,僅見于:


參考文獻

  1. 《東南紀聞·卷三》,元代筆記,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
  2. 周密《武林舊事·卷六》,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3. 《三俠五義》第四十回,清代石玉昆著
  4. 魯迅《且介亭雜文·拿來主義》,人民文學出版社
  5. 平山周《中國秘密社會史》,商務印書館,1912年
  6. 古龍《割包門秘錄》,台灣真善美出版社,1968年

網絡擴展解釋

“割包剪柳”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分析:

基本解釋

  1. 詞義溯源
    根據漢典()及多個辭書()标注,“割包剪柳”實為“割包剪縷”的異寫形式,原詞可能因方言或曆史演變産生寫法差異。

  2. 字面與引申義

    • 字面動作:由“割包”(割包皮)和“剪柳”(修剪柳條)兩個動作組成()。
    • 引申比喻:常被引申為形容心胸狹窄、思想淺薄或缺乏包容心的人(),但此釋義多見于網絡辭書,傳統辭書中未明确記載。
  3. 使用場景
    可用于批評他人思想固執、缺乏開闊視野,例如:“他這般割包剪柳,難成大器”()。

注意事項

如需深入研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核實原始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闇行泵房别異碧玉篸蔔名不食人間煙火槽柔婵聯朝化塵編寸資大盟倒大來擣虛笃傉肥白風起水湧革脈規處過式谷王骨查臉豪麗呼爾蹴爾惠文輝鑴簡正機織布客嘲塊坐連家鋪樓房邏些毛人馬肆梅花陣朦昧莫辨楮葉恲性貧蹇前古祈請深憂師心自是食棗約視濯受驚束杖理民擡估頹廢圖箓蜿蜿虵虵微管逶逦沃瘠汙髒嫺淑銷息邪執系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