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二經的意思、十二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二經的解釋

(1).指《春秋》。因其記載 春秋 魯國 十二公的史事,故稱。一說,指六經,六緯,或《易》上、下經加十翼。《莊子·天道》:“ 孔子 西藏書於 周 室……往見 老耼 ,而 老耼 不許,於是繙十二經以説。” 陸德明 釋文:“説者雲:《詩》、《書》、《禮》、《樂》、《易》、《春秋》之經,又加六緯合為十二經也。一説雲:《易》上、下經并十翼為十二。又一雲:《春秋》十二公經也。”按: 陸 引前二說,恐非。因先 秦 無緯書;《易》之十翼成書于 漢 代。

(2).指儒家的十二部經書。 唐文宗 時在國子學立石,刻《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十二經。參閱 清 成瓘 《篛園日劄》卷五。

(3).即十二經脈。《素問·診要經終論》:“此十二經之所敗也。” 王冰 注:“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則十二經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 唐 張守節 正義:“《八十一難》雲:‘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太陵……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十二經皆以輸為原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十二經”一詞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一、經典文獻釋義

  1. 指《春秋》
    因記載春秋時期魯國十二位國君(隱公至哀公)的史事而得名。另有說法認為包含“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與“六緯”(緯書),或《易經》上下經加“十翼”(注釋)。

  2. 儒家十二部經書
    唐文宗時期刻于國子學石經,包括《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此舉強化了儒家經典地位,尤其《孝經》因唐代統治者推崇而受重視。


二、中醫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是人體經絡系統的主體,分為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共十二條,具有表裡相合、髒腑絡屬的特點。具體包括:


三、其他釋義

部分文獻提及“十二經”可能指《莊子》中孔子所述的古籍,但此說存疑,因緯書及《易傳》成書時間較晚。

以上内容綜合自多來源,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文獻或醫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十二經》的意思

《十二經》是指《十二經典》,也稱為《十三經》。它是儒家經典的總稱,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十”字的部首是“十”,筆畫數為2;“二”字的部首是“二”,筆畫數為2。

“經”字的部首是“缶”,筆畫數為9。

來源

《十二經》最早來源于西漢劉向所撰的《新序》,他在其中将先秦儒家經典進行整理歸納。後來,東漢董仲舒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将原本的十一部經典增添了一部,于是成為了《十二經》。

繁體

《十二經》的繁體字為《十二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十二經》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古代的“經”字寫作“經”,“十”字的發音與現代稍有區别。

例句

《十二經》中包含了《大學》、《中庸》、《論語》等經典著作,這些書籍對研究先秦時期的儒家思想有着重要的價值。

組詞

《十二經》的相關組詞有:經典、經書、經籍、古籍。

近義詞

《十二經》的近義詞有《四書五經》。

反義詞

《十二經》的反義詞可以視為非儒家經典,如《道德經》、《莊子》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