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 揚雄 仿《易》作《太玄》,仿《論語》作《法言》,後人謂之“拟經”。 南朝 陳 徐陵 《讓左仆射初表》:“臣聞七十之歲, 揚雄 拟經;六十之年, 平津 對策。”
“拟經”是漢語詞彙,指模仿經典著作的文體或思想進行創作,特指漢代學者揚雄對儒家經典的仿寫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含義
“拟”意為模仿、模拟,“經”指儒家經典(如《周易》《論語》)。合指通過模仿經典的形式和思想進行再創作。
曆史背景
漢代揚雄仿《周易》創作《太玄》,仿《論語》撰寫《法言》,這兩部作品因文體、思想與儒家經典高度相似,被後人稱為“拟經”。
“拟經”也可泛指後世文人對經典的模仿創作,但需注意: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引用,可查看網頁、、中的具體分析。
《拟經》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模拟、仿效經書。它由“拟”和“經”兩個字組成。
拟(nǐ)的部首是扌(手),總計五劃。
經(jīng)的部首是老(耂),總計八劃。
《拟經》這個詞最早來源于古代經書的研究和模仿。在古代,學者常常通過模拟經書的内容和形式來撰寫自己的著作。這種模拟經書的方法被稱為“拟經”。
《拟經》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拟經」。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代有所不同。《拟經》在古代常常寫作「擬經」。
1. 他為了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拟經了《紅樓夢》。
2. 這是一部很好的拟經之作,讀起來仿佛是古代經書。
拟畫、拟訂、拟定、拟譜、拟人、拟作
摹仿、模仿、模拟、仿效
原創、創新、獨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