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朔雁的意思、朔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朔雁的解釋

指北地南飛之雁。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眷轉蓬之辭根,悼朔雁之赴 越 。” 唐 劉滄 《與僧話舊》詩:“此時相見又相别,即是 關 河 朔雁飛。” 清 曹寅 《寄姜绮季客江左》詩:“布帆暗轉 金 焦 岸,朔雁新遲 彭蠡湖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朔雁”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北方地區南飛的大雁,特指從朔方(古代泛指北方)遷徙的候鳥。該詞由“朔”(北方)和“雁”(大雁)組合而成,字面意為“北方的雁”。

二、文學與文化内涵

  1. 季節象征
    常用來代指北方的寒冷季節,因大雁南飛是秋冬季節的典型現象。
  2. 情感隱喻
    在古詩文中多表達離别、漂泊或思念之情,例如:
    • 南朝謝靈運《撰征賦》:“眷轉蓬之辭根,悼朔雁之赴越”;
    • 唐代劉滄詩句:“此時相見又相别,即是關河朔雁飛”。

三、字義分解

四、現代使用

現今多用于文學創作或古風語境中,例如納蘭性德詞句“欲寄愁心朔雁邊”,延續了其詩意表達傳統。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朔雁的意思

朔雁是指在北方遷徙的候鳥,主要指鴻雁。它們在每年冬季南渡,遷徙到南方的地方過冬,而在每年春季返回北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朔:冬字旁、木字旁,共4筆。

雁:隹字旁,共9筆。

來源

《朔雁》作為一個詞語,其含義最早見于《漢書·東南夷傳》中的記載,用來形容鴻雁南飛的場景。

繁體

朔雁的繁體字為「朔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雁」字的寫法為「䏍」,在篆書、隸書中常以此寫作。而「朔」字則沒有發生過太大的變化。

例句

秋風蕭瑟,遠處傳來陣陣朔雁的鳴叫聲。

組詞

朔風、朔日、朔方、雁行、雁過留聲、雁塔

近義詞

候鳥、天鵝、水鳥

反義詞

足不出戶、歸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