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的意思、肉類的詳細解釋
肉類的解釋
[flesh] 肉食動物制成的食品,包括用作食品的任何動物的可食部分
食肉的哺乳動物
詞語分解
- 肉的解釋 肉 ò 人或動物體内紅色、柔軟的組織:肉體。肉類。肉食。肌肉。肉票(被盜匪擄去的人,盜匪借以向他的家屬勒索錢財)。肉身(佛教指肉體)。 果實中*********的部分:桂圓肉。冬瓜肉厚。 果實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 類的解釋 類 (類) è 很多相似事物的綜合:種類。類群。類别。類書。分類。人類。 相似,好像:類似。類同。 筆畫數:; 部首: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肉類”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基本概念
肉類指動物的皮下組織及肌肉部分,經加工後可食用。其富含蛋白質(10%-20%)、脂肪及卡路裡,屬于酸性食物。根據定義,内髒因不屬于皮下組織或肌肉,通常不被歸類為肉類。
二、主要成分
- 水分:新鮮肉類含水量約60%-70%。
- 蛋白質:瘦肉含量較高,如瘦牛肉約20%,瘦豬肉約13%。
- 脂肪:含量因種類和部位差異大,如肥豬肉可達35%,瘦牛肉約15%。
三、分類與特點
- 常見種類:豬、牛、羊、兔等家畜肉為主。
- 能量效率:不同肉類飼料轉化率差異顯著,例如雞肉(1.6:1)效率高于牛肉(6-10:1),這也是牛肉價格較高的原因。
四、食用價值與建議
- 營養價值: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但過量攝入可能增加心血管負擔。
- 保存注意:易受微生物污染導緻腐敗,需注意儲存條件。
- 食用建議:老年人宜選擇魚肉等易消化肉類,控制紅肉攝入量。
五、相關曆史
人類食肉曆史可追溯至260萬年前,考古發現早期人類使用石器切割動物骨髓的痕迹。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參考漢典、太平洋親子網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肉類的意思
肉類(ròu lèi)是指動物的肉,通常用作食物。肉類包括各種動物的肉,如牛肉、豬肉、雞肉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肉字的部首是⺼(月字旁),筆畫數為6。
來源
肉字最早的象形字形狀和現在相似,來源于古人用于表示動物肉的形象,象征着食物和生活的基本需求。
繁體
在繁體字中,肉字的寫法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肉字寫法有所不同,早期的寫法為「⺍」,後來發展演變為現在的形狀。
例句
1. 今晚我要吃牛肉火鍋。
2. 這家餐廳的烤鴨肉非常好吃。
3. 紅燒肉是中國傳統菜肴之一。
組詞
肉類的相關詞彙有:肉食、肉品、肉香、肉汁等。
近義詞
肉類的近義詞有:肉食、畜肉、動物肉等。
反義詞
肉類的反義詞可以是:素食、蔬菜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