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he five note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ive-tone scale]∶中國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相當于現行簡譜上的1、2、3、5、6。唐代以來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時候叫宮、商、角、徵( zhǐ)、羽
(2) [the five initial consonants (of Chinese syllables)]∶音韻學上指五類聲母的五類發音部位,即喉音、牙音、舌音、齒音和唇音
(1).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五個音級,即宮、商、角、徵、羽。 唐 以後又名合、四、乙、尺、工。相當于簡譜中的1、2、3、4、5、6。《孟子·離婁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趙岐 注:“五音,宮、商、角、徵、羽。” 漢 王充 《論衡·定賢》:“鼓無當於五音,五音非鼓不和。”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七條絃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
(2).指音樂。《韓非子·十過》:“不務聽治而好五音,則窮身之事也。”《敦煌變文集·歡喜國王緣》:“五音日日聲盈耳,七寳朝朝滿眼看。”
(3).音韻學名詞。指按聲母的發音部位所分的五種聲類,即喉音、舌音、齒音、唇音、牙音。
五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涉及音樂、醫學、哲學等多個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五音即宮、商、角、徵(zhǐ)、羽,是中國古代五聲音階的五個音級,相當于現代簡譜中的1(Do)、2(Re)、3(Mi)、5(Sol)、6(La)。這一體系源自《黃帝内經》《靈樞·邪客》等典籍,最初可能與古代樂器“埙”的發音有關。
五音被納入五行系統,并與人體髒腑對應: | 五音 | 五行 | 五髒 | 聲音特征 | 作用 | |------|------|------|----------|------| | 宮 | 土 | 脾 | 莊重悠揚 | 調理脾胃 | | 商 | 金 | 肺 | 雄偉高亢 | 潤肺宣發 | | 角 | 木 | 肝 | 柔和舒暢 | 疏肝解郁 | | 徵 | 火 | 心 | 活潑輕快 | 溫補心陽 | | 羽 | 水 | 腎 | 哀怨圓急 | 滋腎潛陽 |
中醫認為不同音調可通過共振調節對應髒腑功能,如角音可緩解肝郁,徵音改善心悸等。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黃帝内經》《樂記》等古籍,或查閱中國醫藥信息平台。
《五音》是指中國古代音樂理論中的五種音調,即宮、商、角、徵、羽。在古代音樂體系中,這五種音調分别代表不同的音域和情感色彩。
《五音》的部首是“口”,總筆畫為3劃。
《五音》一詞源自于《詩經》中的《國風·召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其中“喈喈”和“莫莫”即為五音的聲音詞,形聲字“喈”(羽的變體)和“莫”(口的變體)。
在繁體字中,五音的寫法為“五音”。
古代漢字寫法中的《五音》一詞通常寫作“五聲”,“聲”為聲音的意思,表示音調。
1. 他演奏的樂曲充滿了五音的美妙和諧。
2. 若是能悟透五音,便能真正領會古人音樂的内涵。
1. 組詞:五音十色、五音不全、五音不變。
2. 近義詞:五聲、五律、五調。
3. 反義詞:無聲、閉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