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寬略的意思、寬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寬略的解釋

寬大不苛細。《後漢書·東夷傳論》:“昔 箕子 違衰 殷 之運,避地 朝鮮 。始其國俗未有聞也,及施八條之約,使人知禁,遂乃邑無淫盜,門不夜扃,回頑薄之俗,就寬略之法,行數百千年。” 宋 蘇轍 《龍川别志》卷下:“若置 确 不問,則於皇帝孝治為未足,若不少加寬略,則於太皇太後寬政為少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寬略”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kuān lüè,其核心含義為寬大不苛細,即指處理事務或待人時寬容、不拘泥于繁瑣細節。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寬略”強調在原則範圍内采取寬松的态度,避免過度嚴苛或繁瑣的要求。常用于描述政策、法規或人際交往中的寬容尺度。


二、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1. 《後漢書·東夷傳論》
    文中提到箕子在朝鮮推行“八條之約”,通過“寬略之法”改變當地風俗,最終實現“邑無淫盜,門不夜扃”的社會效果,體現了寬略政策在治理中的作用。

  2. 宋·蘇轍《龍川别志》
    記載了宋代政治決策中的權衡:“若不少加寬略,則於太皇太後寬政為少損”,說明寬略需與孝治、時局相協調,避免極端化。


三、用法與語境


四、補充說明

“寬略”與“闊略”(kuò lüè)含義相近,但後者更側重“簡省、不拘小節”(如《漢書》《三國志》中的用例),需注意區分。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後漢書》《龍川别志》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析

《寬略》一詞意思是寬廣和放松。它常用來形容對事物很寬容、不拘束或處理事情不拘泥于細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寬略》的部首是宀(mian),它是漢字中的一個邊旁部首,表示與屋宇有關的概念。由于第一筆是由上至下,第二筆是由左至右,所以《寬略》的總筆畫數是9。

來源和繁體

《寬略》一詞源于古文化,它最早出現在《論語·子罕篇》中,具體引用如下:“子曰:‘君子以厚德載物’”。在繁體字中,《寬略》沒有任何變化,仍然保持它的原始形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由于技術限制和字體演進,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以《寬略》為例,它在古時候的寫法略有變化,具體為:“寬略”。

例句

寬略對待他人的錯誤能夠促進和諧的人際關系。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寬容、放松、廣泛

近義詞:寬廣、豁達、大度

反義詞:嚴謹、細緻、拘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