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的意思、北鎮的詳細解釋
北鎮的解釋
北方的主山。指 醫巫闾山 。《舊唐書·禮儀志四》:“五嶽、四鎮、四海、四瀆,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北嶽 恒山 ,於 定州 ;北鎮 醫巫閭山 ,於 營州 。”《宋史·禮志五》:“立冬祀北嶽 恒山 、北鎮 醫巫閭山 并於 定州 ,北鎮就 北嶽廟 望祭。” 金 蔡珪 《醫巫闾》詩:“ 幽州 北鎮高且雄,倚天萬仞蟠天東。”
詞語分解
- 北的解釋 北 ě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後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國
- 鎮的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網絡擴展解釋
“北鎮”一詞的詳細解釋可從曆史、地理、文化三個維度展開:
一、詞義解釋
“北鎮”最初指醫巫闾山,是中國古代五大鎮山中的北方鎮山。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舊唐書·禮儀志》記載:“北鎮醫巫閭山,於營州”,宋代《宋史》也沿用此說法。其字面意為“北方的主山”,象征着古代帝王對邊疆的重視。
二、曆史沿革
- 鎮山地位:自隋文帝開皇十四年(594年)诏封醫巫闾山為北鎮後,曆代帝王多次祭祀,唐玄宗天寶年間更封其為“廣甯公”,遼代因皇陵設顯州、乾州強化其政治地位。
- 軍事重鎮:漢代起即為幽州軍事要塞,唐代設巫闾守捉城屯兵,清代康熙、乾隆多次巡視,現存北鎮廟等古迹印證其“幽州重鎮”地位。
三、文化特色
- 滿族文化:作為遼西滿族聚居地,北鎮保存了醫巫闾山滿族剪紙、布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産。
- 自然與人文融合:擁有5000年文明史,以梨花節、祭山大典等民俗活動聞名,傳統書畫藝術可追溯至遼代東丹王耶律倍。
四、地理位置
今屬遼甯省錦州市,地處醫巫闾山東麓,是遼東半島與中原的交通樞紐,面積1782平方公裡,人口約51萬。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兼具曆史文化與自然景觀雙重價值。
(注:完整曆史文獻可參考《舊唐書》《宋史》等古籍,當代發展數據詳見北鎮市人民政府官網。)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北鎮
北鎮是一個包含兩個漢字的詞,其中“北”是指方位上的北方,而“鎮”則指一個較小的城鎮或村莊。這個詞的意思可理解為“北方的城鎮”。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的話,“北”字的部首是“匕”,而“鎮”字的部首是“钅”。筆畫方面,“北”字一共有五劃,而“鎮”字則有十一劃。
來源和繁體
《北鎮》兩個字的寫法可以追溯到古代。繁體字中,“北”字的寫法沒有太大差異,而“鎮”字的繁體寫法為“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很多變種,包括字體和結構的變化。但是,《北鎮》這個詞的字形并沒有發生過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我家位于一個美麗的北鎮,四季如畫。
2. 這個北鎮以其古老的建築和迷人的風景而聞名。
3. 來自北鎮的特色美食吸引了許多遊客。
組詞
與《北鎮》相關的組詞可以包括:北方、城鎮、小鎮、鎮子等。
近義詞
與《北鎮》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北方城市、北方鄉村。
反義詞
與《北鎮》意思相反的詞語可以是:南方城市、南方鄉村。
希望這些内容能幫助你對《北鎮》這個詞有更好的了解。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