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宿麥的意思、宿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宿麥的解釋

隔年成熟的麥。即冬麥。《漢書·武帝紀》:“遣謁者勸有水災郡種宿麥。” 顔師古 注:“秋冬種之,經歲乃熟,故雲宿麥。”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大小麥》:“夏至後七十日,可種宿麥。早種則蟲而有節,晚種則穗小而少實。” 馬烽 《青春的光彩》:“後來也不管 老梁 同意不同意,自己帶着幹糧,天天跟上拖拉機到附近各農業社去播種宿麥,翻秋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宿麥”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指隔年成熟的麥類作物,即冬麥。其種植特點是秋季播種,經過冬季休眠後次年成熟,如《漢書·武帝紀》記載朝廷曾勸水災地區種植宿麥,顔師古注:“秋冬種之,經歲乃熟”。

二、農業特點

  1. 種植時間:古代農書《齊民要術》提到“夏至後七十日可種宿麥”,強調播種時令對産量的影響,過早易生蟲害,過晚則穗小。
  2. 地域適應:常見于北方旱作農業區,具有抗寒特性,適合冬季生長。

三、文學引申 在詩歌中偶有象征性用法,如宋代農謠注釋将“宿麥”與春耕景象結合,體現農事時序。但需注意,部分資料(如)提到的“比喻長期停留”屬于罕見引申義,未見于主流文獻,可能為個别語境下的特殊用法。

建議參考來源:若需考證古籍原文,可查看《漢書》卷六及《齊民要術》相關章節(詳見、4、6)。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宿麥

宿麥(su4 mai4)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宿(su4)和麥(mai4)。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宿的部首是宀(mian2), 它由4畫組成。麥的部首是禾(he2),它由5畫組成。

來源

宿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宿指的是農作物收獲後存放的地方或過夜的地方,麥則指的是一種重要的農作物,即小麥。因此,宿麥在現代意義上指的是收獲的麥子存放在宿處。

繁體

宿麥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宿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宿麥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其基本形狀和意義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

1. 他正在宿麥場裡收拾麥子。

2. 昨晚我們在宿麥中過夜。

組詞

宿麥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成許多不同的詞語:

1. 宿舍(su4 she4):指的是供人居住或過夜的地方。

2. 麥片(mai4 pian4):指的是從麥子中提取的谷物片或碎粒。

3. 度假(du4 jia4):指的是離開家鄉到别的地方休閑或度過假期。

近義詞

宿麥的近義詞可能是宿禾(su4 he2),它也指的是農作物收獲後存放的地方。

反義詞

宿麥的反義詞可能是收割(shou1 ge1),它指的是農作物收獲的過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