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k for transfer of records] 從負責保管的機構取出案卷。也叫“吊卷”
調取案卷。《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不料藩臺自從奉到委劄的那一天起,卻是凡有客來,一概擋駕。今天調卷,明天提人,頗覺雷厲風行。”
調卷是漢語法律術語,指司法機關為審理案件需要,依法向相關單位或個人發出正式文書,要求調取案卷材料的行為。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指司法機關(法院、檢察院等)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向保管案卷的機構(如公安機關、檔案部門)或案件當事人發出書面通知,要求移交或查閱與案件相關的卷宗材料。例如:“法院向公安機關發出調卷函,要求調取原始偵查卷宗。”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8年,第315頁。
在法律語境中,“調卷”屬于法定取證程式,需符合以下要件:
來源:《法學大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1426頁。
“調檔”側重人事檔案轉移(如工作調動),而“調卷”專指司法案卷的臨時調用;
“閱卷”強調查閱權(如律師閱卷),而“調卷”強調司法機關的強制提取權。
來源:《法律文書用語詞典》,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第208頁。
“二審法院認為一審證據存疑,遂向原審法院調卷審查。”(引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342條實踐案例)
權威參考來源:
“調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調卷(diào juàn) 指從負責保管的機構提取案卷、考卷或檔案文件,通常用于複審、審查等正式流程。例如:
部分資料(如)提到“調卷”可能引申為“調整分數或成績”,但這種用法較少見,且多被視為不道德行為,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并臻唱諾禅規儲備畜幸怠懈蝶裙鼎食鳴锺惡稔扶木歸世國文海氛荷包狠石宏通華陽洞踐揚甲文甲械機耕隊禁止迥古棘庭可鄙克搭庫儲廉按良民吏亮閃閃理世禮食理由龍拜呂不韋沒深沒淺門子錢明人不做暗事謬誤難為聽涅而不缁朋家氣喘喘顉頤去掉上網莘莘将将屍靈時邁逃戶體略途術外累宛然慰愍污泥濁水遐耇項羽銷用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