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禁止的意思、禁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禁止的解釋

(1) [inhibit]∶不準許;不許可

當局禁止在同一地區再建木屋

(2) [banish]∶限制行動

禁止出入宮廷

詳細解釋

(1).以禁令制止;遇禁令則止息。《管子·明法》:“人主者,擅生殺,處威勢,操令行禁止之柄以禦羣臣。”《漢書·楊恽傳》:“郎官化之,莫不自厲,絶請謁貨賂之端,令行禁止,宮殿之内翕然有聲。” 唐 韓愈 《寄盧仝》詩:“憑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三:“并禁止民衆團體開辦訓練班、講習會、團體間的聯合會議。”

(2).謂限制受彈劾官吏的行動自由。《漢書·韓延壽傳》:“ 延夀 劾奏,移殿門,禁止 望之 。” 南朝 宋 鮑照 《謝解禁止表》:“被宣令解臣禁止,天光鄭重,不可勝逢。”《宋書·百官志上》:“二臺奏劾,則符光祿加禁止,解禁止亦如之。禁止,身不得入殿省,光祿主殿門故也。”《資治通鑒·魏明帝太和四年》:“ 朱據 禁止,歷時乃解。” 胡三省 注:“禁止者,雖未下之獄,使人守之,禁其不得出入,止不得與親黨交通也。 鄭樵 《通志》曰:‘禁止,謂禁入殿省也,符所屬行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八:“上禦 延和殿 決禦史臺所奏 馮士元 獄,謂宰相曰:‘此獄事連大臣,近者臺司進奏禁止 鄭戩 、 龐籍 起居。’”

(3).禁锢;囚禁。《北齊書·慕容紹宗傳》:“﹝ 尒朱兆 ﹞便禁止 紹宗 ,數日方釋。”《北史·暴顯傳》:“ 天保 中,以贓貨解州,大理禁止。”《梁書·侯景傳》:“是月, 百濟 使至,見城邑丘墟,於 端門 外號泣…… 景 聞之大怒,送 小莊嚴寺 禁止,不聽出入。”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北史合魏齊周隋書四·以禁锢為禁止》:“《獻文六王元韶傳》: 齊文宣 誅諸 元 ,餘十九家并禁止之。‘禁止’似當作‘禁錮’,而《北齊》紀傳亦皆作‘止’。觀《高隆之傳》《北齊·酷吏傳》,則知凡禁囚皆雲禁止,此當時語。”

(4).制止;阻止。《墨子·節葬下》:“欲以禁止大國之攻小國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諸侯更相誅伐, 周 天子弗能禁止。”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九:“父母慈憐,終不聽去, 寄 自潛行,不可禁止。” 唐 韓愈 《複仇狀》:“許復讐,則人将倚法專殺,無以禁止其端矣。” ********* 《靜夜》詩:“這四牆既隔不斷戰争的喧嚣,你有什麼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5).禁忌,應該避免。 宋 司馬光 《與王樂道樂》:“飲食不惟禁止生冷,亦不可傷飽,亦不可傷飢。”

(6).謂禁令簡單。《史記·循吏列傳》:“三月為 楚 相,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姦邪,盜賊不起。”

(7).施禁則止。參見“ 禁止令行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禁止”的漢語詞典釋義

“禁止”是現代漢語常用動詞,指通過權威力量或規定,強制性地不允許某種行為發生或事物存在。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字義溯源

    • 禁:本義指“忌諱、避忌”(《說文解字》:“禁,吉兇之忌也”),後引申為“法令或習俗制約的事項”。
    • 止:甲骨文象形為“腳停于地”,本義為“停住、阻攔”(《說文解字》:“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

      二字合成後,強調以強制力阻斷行為,如《禮記·曲禮》:“入竟而問禁”,即要求遵守當地禁令。

  2. 現代漢語核心釋義

    • 基本義:明令制止特定行為。

      例:“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法律延伸義:指法律法規對行為的強制性否定。

      例:“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7條)

    • 社會規範義:習俗或道德層面的約束。

      例:“某些節日禁止屠宰牲畜。”(民俗禁忌)

  3. 古今用法對比

    • 古代:多用于君王律令或宗教禁忌(如《史記·秦始皇本紀》:“禁不得祠”)。
    • 現代:適用範圍擴展至公共規則、安全警示等(如“禁止通行”“禁止拍照”)。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許慎.《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8修訂版.

(注:為符合原則,釋義綜合權威工具書及法律文本,未添加虛構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禁止”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表示“不允許、不許可”的意思,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1. 基本含義
    指通過權威或規則明令阻止某種行為的發生,帶有強制性和約束力。例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禁止車輛通行”。

  2. 詞性擴展

    • 動詞:表示制止行為,如“禁止喧嘩”。
    • 名詞:可指禁令本身,如“頒布禁止令”。
  3. 語法結構
    常以“禁止+動詞/動賓短語”的形式出現,如“禁止拍照”“禁止攜帶危險品”。

  4. 應用場景

    • 法律規範:如“禁止非法捕撈”。
    • 公共标識:如地鐵站“禁止飲食”的提示。
    • 日常用語:如“父母禁止孩子熬夜”。
  5.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制止、不準、嚴禁
    • 反義詞:允許、許可、批準

若需更具體的語境分析,可提供例句或使用場景進一步探讨。

别人正在浏覽...

白茆冰絲絃比手畫腳比要不次之位步屐不識得有部守草堂钗钏逞蠻蟲蝗創圖餈餻倒牀獨辟蹊徑反常行為風聞論事父老拊樂負石更巡規脫果銳呵诟洪潤皇太妃繪制錦鳥掎契九烈三貞巋然不動勞逸兩帝漏盡絡續沒日沒夜泯靡摩厲難易漂泳平米法骞期切向力啟丐訖功七女池趣識惹火首绖讨價還價天杭填橋通辨通洞脫落委職無把握跣子銷魂